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了安徽省第100例肺移植手术,患者唐阿姨顺利出院并感慨道:“终于能好好地呼吸啦,不用整天吸氧了。”
来自湖北的54岁唐阿姨,自2022年1月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以来,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依赖药物控制病情。2024年4月,她的胸闷气喘症状急剧恶化,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生命依赖于持续高流量吸氧维持。面对间质性肺疾病可能导致的终末期危机,唐阿姨登记等待肺移植手术成为她唯一的希望。幸运的是,在爱心人士的捐赠下,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的自动匹配,唐阿姨成功获得了合适的肺源。
11月25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由胸外科肺气管及移植亚专科主任柯立带领的团队,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多学科的支持下,历经8个小时,在ECMO辅助下成功完成了双肺移植手术。手术过程中,团队精心操作,从切断病变肺的动脉、静脉和气管,到植入修整后的供体肺,并恢复肺部通气和循环,每一步都体现了高超的技术和团队的默契配合。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唐阿姨于术后21天顺利出院,她感慨道:“终于能好好地呼吸啦,不用整天吸氧了。”
作为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特色项目,肺移植手术是该院综合医疗水平的直观体现。自2017年6月25日开展首台肺移植手术以来,医院肺移植手术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作为安徽省首个具备资质并唯一持续开展肺移植手术的医院,该院的肺移植团队从一个治疗组发展成独立的肺气管及移植亚专科,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并在手术方式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性改进,如一体位完成双肺移植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保留了患者胸廓的完整性,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肺移植手术作为治疗终末期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矽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囊性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终末期治疗。柯立主任提醒,尘肺、矽肺等疾病与工作、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特殊职业人群应做好职业防护,防止有害粉尘吸入,以实现有效预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婉馨通讯员程兰吴家炜李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