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斗拱爷爷”变身古建筑科普博主


 镜头前的王永先,语调铿锵有力,语速不疾不徐。身上穿着的退休前的工服,成为他转型成古建筑科普博主的见证。如今,网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斗拱爷爷”。
  不仅自制模型,现场手绘也是每节课程的点睛之笔。与当下普遍流行制作“短平快”视频不同,王永先每次讲解的背后,都是在古建筑研究领域中以年为单位的深耕和沉淀,吸引着古建爱好者对这些硬核知识的好奇。
  最近,王永先收到了山西文旅部门颁发的年度文旅星推官证书,以此感谢他对文旅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退休前,王永先是山西省文物局原古建工程管理负责人。工作期间,他参与了上百处古建筑的保护设计与修缮工作。退休后,全文翻译并解读了宋代建筑学经典著作《营造法式》,还走进高校,为历史系的学子们讲述古建筑学科知识。一直以来,他都在探寻一种恰当的方式,能将自己积累的古建筑知识广泛传播开来。人过古稀,不仅学会了开车,还进军古建知识科普赛道,或许这都是他人生中的必由之路。
  就在去年8月,取景自山西27个景点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为当地文旅市场助推了一把。在带来大幅流量的同时,也让以往未曾被过多关注的古建,闯入大众视野。王永先自然不会错过这般能用古建作品,和年轻人交流的好机会。
  “因为我要来山西玩,所以就集中看了一下很多斗拱爷爷的视频。爷爷就是脱口而出,感觉现场看了晋祠这块,收获是最多的,没有白来。”辽宁游客杜雨诗说。
  “我讲的古建筑位置特别分散,特别在山西,都是处在荒山僻壤之中,拍摄起来非常不方便。拿到驾照本后,我就可以自己开车,经费各方面节约也方便,特别喜人的就是第一个短视频节目,在晋祠圣母殿前面,一播放出去,没想到就收获了十几万的点击量,这一下启发了我,下决心继续做视频。”王永先说。
  短视频怎么拍摄?如何收获关注?这对老人来说,是一门新学问。起初在老伴儿、女儿的帮助下,王永先提前制作斗拱模型、绘图,后期配上解说和文字,但传播效果并不理想。2023年,王永先决定本人出镜,结合古建筑现场、书籍、手绘图及模型毫无保留地分享毕生所学。全网已累计大量关注。
  “现在大家的文化素养都提高了,还想游学研学,就想知道古建筑文化背后的故事。它究竟美在哪,它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但是古建的门槛比较高,几千个术语,因此我想做一个桥梁的工作,激发大家的兴趣,使大家有一种获得感,知识上有一种满足。”他说。
  王永先希望自己的科普视频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古建筑、爱上古建筑、加入研究保护古建筑的行列。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