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不少天鹅来到南漪湖过冬。
本报讯 1月2日,郎溪飞鲤自然资源规划所指导员虞宗贤告诉记者,在南漪湖省级重要湿地郎溪片区观测到的候鸟数量最多时超过3万只,除了天鹅外,还有鸿雁、野鸭等,该地区已成为众多鸟类迁徙途中重要的补给站与栖息地。
1月2日上午,在郎溪县飞鲤自然资源规划所,记者见到虞宗贤时,他正站在一楼的监控设备屏幕前,查看各个监控摄像头实时拍摄的湖面情况。虞宗贤已在当地工作约40年。他告诉记者,南漪湖是皖南第一大淡水湖,南漪湖地区全年气候温和,冬季绝对气温一般在零下5摄氏度以上,加上这里鱼类资源丰富、水草茂盛,是候鸟迁徙和休憩的极佳栖息地。
从2024年11月初开始,虞宗贤就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候鸟再次来到了南漪湖。“目前观测看,今年来南漪湖湿地的候鸟,最多的时候超过3万只,其中天鹅数量比以往多了不少。”虞宗贤介绍,这是他40多年来第一次在南漪湖看到如此大规模的迁徙鸟类数量,除了天鹅外,还有雁类和鸭野类。
为何近年来南漪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越冬?虞宗贤表示,越来越好的水域环境是吸引它们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南漪湖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月被确定为省级重要湿地。近年来,宣城市加大对南漪湖水生生物种群资源及其栖息繁衍环境的综合保护,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水生生物种群规模,完成了南漪湖入河口湿地建设,推动湖库清淤工程,逐步改善栖息繁衍环境。
“近年来,郎溪县多举措加强南漪湖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虞宗贤介绍,包括在重要湿地区域制作宣传牌;安装360度的高清摄像监控探头;设置重要湿地界碑;聘请专业巡湖人员等。
“2025年,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使辖区内南漪湖湿地的管理更加专业化,通过区域的水系联通和水环境的治理,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虞宗贤说,随着南漪湖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及群众爱鸟护鸟意识的逐渐增强,该地区已成为众多鸟类迁徙途中重要的补给站与栖息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曹庆通讯员余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