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宁井铭长期致力于安徽茶科技和茶产业发展研究,其提案也聚焦于茶叶。2024年,他积极推动徽茶的发展,并欣喜地见证了皖西黄大茶与新式茶饮成功融合,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在今年省两会上,他准备再提交提案,继续为徽茶鼓与呼。
在宁井铭看来,安徽名茶荟萃,是中国唯一兼具南北茶区和过渡气候带特征的重点产茶省。“近年来,我省茶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稳定,加工能力与水平有较大提升,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日渐增强。”但放眼全国,宁井铭看到,安徽茶产业发展水平与作为产茶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特别是产业形式单一,茶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弱,已成为遏制其快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为了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使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宁井铭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直在深入思考和调研。他认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徽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宁井铭建议,要建立机采茶园生产体系,加快山区老茶园适合机采改造,研发配套管理措施,延长茶鲜叶采摘期,开发更多的口粮茶,提升茶叶单产。同时,为满足多元化产品需求,应开展新式茶饮、花茶等工业用茶加工技术研究。此外,还需加强抗病虫、高肥效、抗逆等特色专用品种选育,以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对生产的影响。
在茶叶安全方面,宁井铭建议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从田间生产、加工、贮藏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同时,他建议推广轻简化施肥、生态防草、有机肥替代、高效精准物理诱杀害虫等技术,以推进茶园安全生产,构建茶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生产防控体系。
此外,宁井铭还建议加快机采、机修、机耕技术与轻简化装备研发和推广,以提高茶园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开展鲜叶原料的分选配套技术推广,并研发名优茶品质精准控制技术。他呼吁推广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低碳化的茶叶初制、精制生产线,以保持传统品质,提升质量和效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