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平和他获得的荣誉。
在蚌埠市蚌山区银河社区的月光花园小区,有一位叫刘安平的老人,栽树成荫是他人生的终极目标。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他种树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抱着“生命不息,栽树不止”的信念,发动身边亲戚朋友一起共建绿色家园。如今,被尊称为“树痴”的他还在种绿的道路上激情前行。
戈壁滩上呵护树木
1968年,19岁的刘安平从安徽蚌埠入伍来到兰州玉门。从满眼翠绿的江淮大地来到广袤的戈壁沙漠,第一次碰到沙尘暴的场景让刘安平记忆犹新。“吃饭的时候,米饭碗里都会有吹进来的沙子,吃起来硌牙。”那时起,一颗绿色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发。
刘安平和战友们开始尝试在戈壁滩上种植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树种。在极度干旱的戈壁滩,战士们的生活用水是从祁连山运下的雪水,非常珍贵。每天省下一点点水,都要“喂”给小树苗。5年的时间里,营房前后和河滩之上,都留下了他植树的身影。2000多棵小树苗通过精心呵护,终于长成了一片树林。
拿出积蓄买树种树
退伍后,刘安平回到蚌埠,在吴小街镇迟村小学任教,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闲暇时,他会带领学生们在学校周边种树,在孩子们的心中厚植绿意。如今,小学虽早已搬迁,但刘安平带头种下的树却保留了下来,最高的一株树已经长到了三十米高。
2004年,看到蚌埠市区解放路拓宽后,有的路段还光秃秃的,临近退休的刘安平回到家找老伴商量后,拿出了5万元积蓄准备种树。他先后共买了上万棵树。为了及时把娇嫩的小树苗种下去,他发动全家一起上,后来又从外面请人帮忙。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启了种树“狂飙”模式。在与蚌埠园林处交流后,他专门从附近的林木销售点购买了不易生虫、长得快的白皮杨树、香樟树以及部分果树栽种。只要看到荒地,他就惦记着什么时候给种上几棵树。
刘安平的执着感动了家人,也感染了周边居民,大家都喊他“树痴”或“大树爷爷”。在他的感召下,妻子和弟弟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义务植树的行列中。
生命不息种树不止
在与刘安平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76岁的他身体还算硬朗,但体力上已不如从前,从“种树”到“管树”,他逐渐把重心放在了大树的管理上。因为栽种的树木数量比较多,有的位置比较偏远,为了巡查方便,他就买了辆自行车,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又将交通工具换成了人力三轮车。天气好的时候,他带上水和干粮,一去就是一天,用心呵护着树木。“每天没事就想去路边看看这些树,看到树在,心里就踏实了。”
记者还了解到,刘安平有一副热心肠。2005年夏天,他从池塘中救起两名落水儿童;他还与老伴一起照料孤寡邻居十多年……他先后获“蚌埠好人”“蚌埠年度新闻人物”“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生命不息,种树不止,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种下去。”刘安平对记者说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通讯员姚银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