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书债·心债
□梁学刚
  诚实守信,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我从未欠过别人的钱。但有一笔书债,却至今未能偿还,成为一件憾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城读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对引经据典、骈骊对仗、音律工整的文言文兴趣盎然。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文言文经典著作《古文观止》,说里面全是名篇佳作,可以找来读一读。
  暑假回到家中,一天到邻村小学同学刘闯家玩,刘闯爸爸是民办老师,家中藏书颇丰。刘老师的书架上就有一套《古文观止》,我不禁眼前一亮,就央求刘闯对他爸说我想借这套书。刘老师一开始表示拒绝,但拗不过我软磨硬泡和刘闯打滚放赖,终于决定出借给我,但约定期限只有五天,五天后必须归还!
  我至今仍记得刘老师借书时的动作表情,他小心翼翼从书架上取出上下两册《古文观止》,掸掸封面的浮灰,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并用绳子系好,郑重地交到我的手上,并用严肃的眼光看着我,说出八个字:爱惜书籍,讲究信用。
  由于《古文观止》篇幅众多,加上古文功底浅薄,读起来比较吃力,五天时间根本无法读完。心爱之物一旦拥有,就舍不得放手。到了还书的日子,就不愿按时归还。当时耍了个心眼,我将书带在身上,到邻县大舅家走亲戚,且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后来听我母亲说,第六天刘闯被他爸爸差使,来我家催我还书,见我不在家,就对母亲说,回来后一定要记得还书。
  大舅从小就比较疼爱我,我在大舅家一直呆到开学,大舅直接把我送到县城学校上学了。《古文观止》一直放在我的案头,在繁重的功课之余,总爱津津有味诵读几篇,一些名篇佳作反复咀嚼,不知读了多少遍。一晃一学期结束了,假期回到家中,想着应该把书归还给刘老师。
  当我带着这套《古文观止》来到刘闯家时,刘闯家已经人去房空。经询问邻居,得知刘闯一家已经投奔在浙江打工的舅舅,全家搬走了。当时通讯不发达,没有刘闯的联系方式,还书之事搁浅下来。
  又过了几年,我和刘闯各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一年刘闯回老家探亲,我们在县城巧遇,同时邀请几个同学一起聚餐。吃饭时,我提起还书之事,刘闯说他爸爸对《古文观止》仍念念不忘,嘱咐他有机会一定要把书带回。
  当时我家已搬到县城居住,我立即赶回家中翻箱倒柜,寻找《古文观止》,因中间搬过两次家,一些书籍可能丢失,还有一些书可能被别人借去。翻遍所有可能藏书的地方,终究一无所获。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和刘闯约定的地方,十分愧疚地表示原书没有找到,但不管怎样,我今天就去新华书店重新购买一套,也要还上这笔书债。刘闯大度地说,我会给老爸解释的,买新书就没有必要了。
  告别刘闯,我直奔书店买了一套《古文观止》。当我快速来到刘闯住宿的宾馆,服务员却告诉我,刘闯已经退房离开了。可惜那时我们都没有手机,也没留下联系方式,直到现在也无法联系。这一笔书债,不知何时才能还上。我呆呆地站在宾馆门口,心里十分愧疚。
  借一本好书,犹如夺人所爱,如不能按时归还,书的主人肯定心里失落,非常难受。自此,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再向别人借书,看到好书,自己买来就是了。好在现在购书渠道众多,到实体书店买也好,网购也好,十分方便快捷。拥有心仪的图书,如同遇到一个知己。无债一身轻,此时再读一本好书,便如饮甘醇,如食美珍,如沐春风,心情自然轻松愉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