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北,我们管大白菜叫黄芽菜,是冬天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黄芽菜,外层翠绿,青如翡翠;里层雪白,白如凝脂;心部鹅黄,淡如月光。层层叶片,包裹紧密,用手一压,结实而富有弹性。
黄芽菜必须经霜以后,才能华丽转身。夏天的大黄芽菜,放上两天就会发黑变坏;而经霜的黄芽菜则可以窖藏整整一个冬季不腐。另外,经霜的黄芽菜,也会一改春夏时淡淡的酸苦味,变得软糯甘美,妙不可言。
素腌黄芽菜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绿色吃法。把嫩黄的菜心细细切了,撒上淡淡的盐末,轻轻揉搓几下,密封装置于透明的玻璃罐子里,三日后即可食用。
腌制好的黄芽菜,凑近一闻,一股清新之气顿时充斥鼻孔,似乎有一股阳光的味道弥漫而来。尝一口,清脆爽滑,黄芽菜本真的甜味于舌尖荡漾开来。那甜味并不尖锐,淡淡的,若有若无,像岩石缝里细吟的泉水。
《菜根谭》序中有言:“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素腌黄芽菜与山珍海味相比,应该算是菜根。但能从中尝到淡定之味者,定是一些有沧桑经历的人。那淡而味长的汁液安抚的,不仅仅是你舌尖上被浓油赤酱践踏过的味蕾,也是你那被滚滚红尘蹂躏过的一颗疲惫心灵。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倘若要我来形容素腌黄芽菜的味道,究竟是怎么个好吃法,我只能说,那就是苏轼在《浣溪沙》中所说的一种“清欢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