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副院长张龙娃
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领域的省政协委员,民盟安徽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副院长张龙娃教授特别关注报告中有关“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种业振兴”行动等“三农”方面的成绩,以及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
  今年,张龙娃带来了《关于强化我省林业碳汇科技支撑能力》的提案,旨在促进我省林业碳汇科技创新、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我省作为林业大省,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
  为了更好促进我省林业碳汇工作,发挥林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张龙娃建议,健全林业碳汇法律法规体系,为林业碳汇开发、管理和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大林业碳汇科技创新与投入,为林业固碳增汇、碳汇计量和监测提供科技支撑。“还要提升林业碳汇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培养熟悉碳计量评估、审定、核证等领域的技术人才,满足林业碳汇全链条人才需求。”
  如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张龙娃建议,首先,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张龙娃说,要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近70%,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需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等领域发力。
  其次,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城镇化潜力相对较大的是部分发展不是很充分的省会城市,以及地处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城市。以县域为突破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张龙娃说。
  张龙娃还建议要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培育和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张龙娃表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将其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局一体部署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魏鑫鑫徐琪琪吴碧琦姚一鸣余康生江振焕实习生顾希文方琦王乐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