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行政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李多帮
  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基层行政执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关系到法律法规在社会基层的有效施行,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党建引领对于推动基层行政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以党建为引领,坚定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基层执法机构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强化政治监督,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正风肃纪。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支部建设。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把党支部建在执法一线,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党支部创建,持续打造“有政治高度、有工作力度、有情感温度”的基层党支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通过开展支部共建、党建联盟等活动,突出“忠专实”“勤正廉”,选树一批党员先锋队和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以党建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筑牢思想根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纪律建设、法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要注重党性修养的培养,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让执法人员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激发他们为基层行政执法事业拼搏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以党建为引领,锻炼过硬队伍。基层行政执法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队伍,党建引领在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任用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和执法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优秀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激励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为广大执法人员树立榜样。要围绕基层行政执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鼓励执法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时代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新要求。
  以党建为引领,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基层行政执法事业的生命线。基层行政执法部门要以党的纪律和规矩为根本遵循,建立健全各项执法制度和规范,明确执法职责、权限和程序。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守执法人员执法禁令和风纪规范,树立基层行政执法队伍新风貌。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过程的动态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行为的公开透明。执法过程中要广泛运用说服教育、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探索柔性执法,推广“说理式”执法。
  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执法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层行政执法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积极推进智慧执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综合行政执法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能。积极探索联合执法新模式,加强基层执法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共同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有效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共治,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基层行政执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