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安徽首部工业题材话剧《炉火照天地》在安徽大剧院火热上演,作为省暨合肥市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剧目展演的收官演出,该剧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元宵文化盛宴。该剧讲述了老、中、青三代钢铁人齐心协力攻克“卡脖子”难题,推出引领世界行业标准的“特种钢”,既有宏大叙事的磅礴大气,也有凡人微光的细腻捕捉,动人心魄,也暖人心窝。
主创团队介绍,这部剧取材于本土的真实故事,有“硬度”更有“温度”,展示了钢铁人、安徽人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该剧以马钢集团突破瓶颈实现特种钢和高速车轮国产化为情节主线,演绎了三代钢铁人不屈不挠、攻坚克难,将个人幸福、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为了梦想而坚守、为了未来而奋斗的鲜活故事。
该剧设计巧妙,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灵活表现了不同年代的多元场景,内容丰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布景也让人眼前一亮。
台上,演员们深情投入,人物刻画细腻,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示了大国工匠的别样风采;台下,座无虚席,演到精彩处,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而在动情处,不少观众以手拭泪。“很真实,很细腻,很动人,确实是一部好剧!”现场一位观众竖起了大拇指点赞。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席中还有不少外籍人士的面孔。今年20岁的苏蓓夏来自尼泊尔,是合肥大学的一名留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中国文化,此前对安徽的黄梅戏也有过了解,这是第一次来看安徽本土的话剧。
“可以说,这部剧不仅是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史,也是大国工匠的奋斗史。”饰演男主角陈刚的是来自安徽省话剧院的年轻演员柯俊豪,他向记者介绍,陈刚这一人物形象经历丰富,从马钢子弟、叛逆少年,再到海归博士和投身钢铁事业的热血男儿,一步步在成长蜕变,既是马钢乃至新中国产业发展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能够饰演这一角色,他感到很荣幸,也倍感压力。
柯俊豪说,作为一名90后,他的人生成长轨迹与陈刚存在明显差距,人生阅历也相对单一,为了演好角色,他撰写了近两千字的人物小传,一遍一遍吃透台词,一有空闲就进入默戏状态。如今,这部剧已经演出30余次,他感到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现在一上台,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陈刚,我不是在演别人的故事,而是在讲述个人的经历。”
柯俊豪的同事赵颖在剧中扮演女主角钟铁梅,与陈刚青梅竹马,是马钢一名严谨认真的质检员。赵颖介绍,钟铁梅有人物原型,在前期采风过程中,主创团队曾多次前往马钢实地参观学习,并与原型人物深入对话,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马钢工人火热的激情与顽强拼搏的精气神。让她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这部剧创排后在马鞍山首次登台演出,结束后,一些马钢的老工人眼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去,一遍遍鼓掌,口中说着:“这就是我们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场景令人感动。“那一刻,我们也被感动了,这是一种双向奔赴,触及心灵的美妙感受。”赵颖说道。
作为《炉火照天地》的副导演,安徽省话剧院艺术总监李静全程参与了该剧的创排工作。李静介绍,从现实来看,此类题材相对较“硬”。为了让故事更加鲜活,人物更加立体,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一线采风,挖掘背后故事。最后选取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并融入了父子情、兄妹情、师徒情等温情故事,让“硬”故事软化,更接地气。与此同时,团队无数次打磨剧本,直至今天仍在不断完善,常演常新。
炉火生生不息,精神代代相承。在李静看来,炼钢就是炼人,剧中老中青三代人,一代有一代的付出,一代有一代的骄傲,但都展现出了钢铁人钢铁般的意志。如今,这部剧已在全国多地演出过,反响热烈,实现了墙内开花内外都香的效果。李静表示,近年来,安徽推出的《万世根本》《徽商传奇》《炉火照天地》等话剧,都是取材于本土,展示了安徽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讲好安徽故事,向世界展示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韩喻 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