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你好: 寒假期间,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很开心。可烦恼的是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作业,每天在心里都想我要好好做作业,但是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一会就去玩玩具,一会就去找小伙伴玩,老是忘了做作业,的确自己也不太想做,要是一直放假就好了。
之前放假熬夜补作业的痛苦还历历在目,自己也很自责,没有达到爸妈的要求。我也知道要每天做一点,但真的管不住那颗想玩的心,也不喜欢熬夜补作业,我该怎么做才好?
涵涵
涵涵你好: 寒假适逢咱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确是一个最适合放松的美好时光。每天睡到自然醒,迎着朝阳,想到这一天的时间都可以由自己自由安排,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不过,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看得出来,你也感受到了这份自由背后,需要自己去调控和担责的部分。
树懒很欣赏你,对于内心的体验,可以真实面对。你表达了对于玩耍的需要,也看到了自己内心住着“有要求的父母”,感受到了:自我的需求和学生角色之间的冲突,你用了“自责”来形容自己的挫败感。
其实,你的这份感受,是大部分人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
现在的大人们把这种内心冲突叫做“精神内耗”。
有些人,会陷在这种内耗中,就像陷在沼泽地,他们感受到“无能为力”,只能在原地挣扎。
感谢涵涵,你带领树懒看到了前方的“沼泽”,那我们就一起,重新选择一条新的森林小径。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自己不要太过苛责。我们都有拖延的时候,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是不同的,尊重这种差异性。
然后,我们把头脑里熟悉的故事调整一下,原来的剧情是:作业和玩耍是“敌人”,是对立的关系。现在,我们试着重新编剧,让它们俩成为合作伙伴:
把你“每天做一点”的小目标,后面加一个“奖励”,每当完成一项,就奖励自己出去玩一会。
还可以在作业里面“寻宝”,先选择你喜欢的科目、有趣的题目去完成。
然后剩下一些有难度的作业,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监督和鼓励,边吐槽边开“脑洞”。
假期是为了放松和充电的。玩和学是“双拐”,一前一后,或左或右,平衡默契,我们才能顺利前行。
你的朋友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