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肺结核遇上咯血,这无疑是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严峻考验。肺结核本身已经是一种令人头疼的慢性传染病,而咯血更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危险。然而,护理人员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患者提供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今天,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探索这场护理的奇妙之旅,看看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
一、呼吸道通畅是王道
①体位引流:指导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平卧头偏一侧位,有利于血液咯出,针对大咯血患者,指导其让其处于头低足高的卧位,以规避血液流向健侧。②鼓励患者咳血,尽量将血咳出,以防凝成血块堵塞气道,引起窒息。③及时将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等异物进行清理,以防止呼吸道堵塞。
二、生命体征要盯紧
①体温:热得发烫的“温度计”:肺结核患者体温一高,就像有个“小锅炉”在身体里,体温一超过38.5℃,那就得赶紧“降温”了,可以先用点酒精擦擦身体,或者来个冰袋敷敷额头,从而让这个“锅炉”冷静冷静。②脉搏:需时刻留意“小鼓点”的节奏,要是跳得太快,那可能就是身体在报警,需要及时明确原因,尽快让它恢复到正常的节奏。③呼吸:咯血后正常的呼吸起伏小山丘可能会出现崎岖不平的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尽快让它平稳起来。
三、饮食调理有讲究
①禁食令:想象一下,患者正在跟咯血这个“大怪兽”搏斗,这时候要是再往肚子里塞食物,那不是给“怪兽”加燃料吗?所以,大咯血时,护理人员会果断下达“禁食令”,让患者的肠胃也处于“躺平”休息的状态,等咯血这个“怪兽”被制服之后,再考虑让患者进食。这就好比在战场上,先让士兵们养精蓄锐,等战斗结束再大快朵颐是一个道理。②流食时光:在咯血停止后可以适当进行流食时光,就像是给患者的身体注入温柔的力量一样,建议选择温凉的流食,例如米汤、藕粉等,这类食物既不会刺激胃肠道,又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建议每次控制在150~200ml左右,并小口喝,就像给身体“加油”,但又不能加得太猛,以免引起“消化系统的交通堵塞”。③恢复期的营养大餐:在身体逐渐恢复中可以精心准备营养大餐,这时候的饮食,就像给身体“打气”,可以让它尽快恢复元气,高蛋白的食物,例如瘦肉、鱼、蛋等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就像身体的“建筑材料”,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组织。同时,还要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让身体的“发动机”运转得更顺畅。④美食黑名单:辛辣、油腻、生冷类食物就像“定时炸弹”,一旦摄入,可能会引发咳嗽、咯血等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严格把关,远离这些“危险分子”,以确保饮食的安全和健康。
四、预防感染是关键
此类型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细菌感染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在咯血后及时对口腔内的残留血块与污物进行清理,避免为细菌提供豪华套房。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这不仅能让患者避免口臭,提高食欲,还能防止口腔感染或呼吸道感染。同时还需确保无菌空间,定期对病房内进行打扫与消毒,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每天通风频次在2次以上,每次在30分钟左右,这样既能保持空气的新鲜,还能减少细菌与病毒的滋生,从而降低感染的危险系数。
五、心理护理不能少
咯血后患者心里非常恐惧,就像是看到了血色幽灵一样,可以通过明确的诊断、科学的治疗、合理的解释以及细致的关怀,来减轻病人的恐惧及焦虑,为患者提供支持。这样的话就像是给患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倾听的方式,让其化解孤独感,就好比是“树洞”的身份一样。
总之,经过这场“肺结核遇上咯血”的护理奇妙之旅,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从多方面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就可以巧妙地应对疾病危机,从而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在面对棘手病情时,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积极应对,就能在康复的道路上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