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
互联网健康科普要打击“伪科学”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

 “网络医疗健康科普已成为广大民众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流量密码,有的健康科普信息真真假假掺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的甚至是假借科普之名引流牟利行带货之实。”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准备提交两个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加强重大慢性病的防治,特别提到要规范互联网健康科普管理。
  “伪健康科普”应从严处置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知识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医疗健康科普已成为广大民众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但有关信息发布主体的身份、资质、发布目的等因素直接影响健康科普质量。”对此,翁建平建议,要加强部门联合监管,打击伪科普。“有关部门督促指导网站平台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和主播资质核验,对无认证资质、假冒专业人士身份开展直播的账号依法依规依约从严处置。同时加大对为博流量搞假科普、打擦边球,造成恶劣影响行为的惩治力度。”
  另外,翁建平表示,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自身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管理,对于违规违纪问题坚决严肃处理。同时,针对公众健康需求,组织邀请权威专家分享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和信息,扩大权威、正规医疗科普的供给。通过加强医学常识宣传,增强公众辨识能力。“还可以加大优质主播、优质内容流量扶持力度,提升主流价值引领,构建风清气朗的医疗科普生态环境。”
  统一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超过80%。
  对此,翁建平建议统一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在国家层面全面整合慢性病监测、筛查干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慢性病防治信息系统,并开发远程诊疗、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模块,为慢性病的“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同时,他建议从医保基金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建立慢性病预防基金,为慢性病预防提供资金保障,以较低的预防支出替代较高的疾病治疗支出。另外,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运行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
  区域医疗中心助力“大病不出省”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代表全国顶尖医疗水平,发挥牵头作用,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均衡化。目前,我国已有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翁建平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安徽建立。“安徽的9个区域医疗中心各具优势,各有特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皖中、皖北和皖南的医疗工作发挥出了作用。”翁建平表示,来自上海和浙江的专家定期在蚌埠、合肥等城市出诊,极大地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的就医,在真正实现“大病不出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去年12月15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翁建平在受访中表示,这次新院区开诊邀请了全国排名前20的口腔医院的领导专家,包括口腔界的三位院士,通过这样“结对子”的方式,能够提升我省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给安徽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

   记者手记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再次聚焦医疗领域,拟提出“打击伪健康科普”与“构建统一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议。这一提案既回应了当前公众健康信息乱象的痛点,也指向了慢性病管理体系的深层优化需求。作为一名深耕医疗领域30余年的专家,翁建平的建言不仅彰显其专业洞察,更体现了政协委员“为民代言”的使命担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见习记者魏顺顺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