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队辅导员舒会丽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届全国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全国会议进行案例分享。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忠好给少先队员们讲党史。
青藏铁路宣讲团跨越千里走入校园。
学校以“玫瑰系列”奖树立典型,激发教师内驱力。
2012年,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作为合肥市首个合作办学学校正式成立,此举拉开了合肥经开区合作办学的序幕。历经12年余发展,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从一个校区,到四个教育集团,生动践行了合肥经开区“办好一所学校、锻炼一支队伍、辐射一个地区”的“内部提优”战略发展规划。
多年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始终坚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坚持师德为先,关注教师专业的持续性发展,重视教师个人与教师群落的融合成长,以积极的评价结果激励教师认真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着力培养教师的“一等师德、一等学养、一等能力”,争做大国良师。
守好一个“魂”
以教育家精神涵育时代“大先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相继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经师”和“人师”统一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等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忠好表示,这也是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全体教师要守住的“魂”。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在陈忠好看来,争做“大先生”,担“大使命”,就要求全体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用红色基因培育红色园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以红色基因铸师魂、修师德,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红色课堂、重温红色经典。“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据陈忠好介绍,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玫瑰红课程体系,将学校的思政工作和少先队组织建设充分结合,让红色教育充分融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作为学校少工委主任,陈忠好牵头组建了红色课程领导小组,大中队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员教师、校外辅导员等组成的队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不同年段的红色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红色课程。比如,学校日常开展寻根探先锋主题队课:认识革命先锋,了解“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时代先锋,寻访党员教师、优秀校工等校园先锋;开展“读红色经典,讲英雄故事”“先锋精神成长营”等活动;引导队员们争做“先锋宣讲人”,立志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2024年4月,该校的“玫瑰红”课程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作情况》(2024年第17期)专题刊发、全面介绍后,学校按照中央的指导要求、省委“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批示意见,积极推进“玫瑰红”课程建设中一体化,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玫瑰“红孩子”。
此外,学校还完善职称评聘,设立中队辅导员岗位星级,提升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并依托舒会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辅导员培训、组织沙龙,以赛代训,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聚焦主责主业,共育玫瑰红少年。
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红色成为“立德树人”最鲜亮的底色,而红玫瑰教师们在整合与实施玫瑰红课程中,也在汲取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营养,获得了学识素养和能力发展的同步提升。
种好一块“地”
以“生本教育”夯实课堂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陈忠好表示,“一等学养”就是要求切实发挥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为了让老师们种好这一块“地”,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有效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推动学生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地,依托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在这个方面做了诸多的创新和实践。
为建设一支玫瑰良师队伍,学校成立了玫瑰教师成长学院,实行“行政管理”与“学术治理”结合,推进全体教师主动研修、主动成长。学校成立行政服务保障小组,校长任组长,各校区执行校长为副组长,校长室全体同志、各校区教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谋划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并提供服务支持与保障。据陈忠好介绍,在集团多个校区中,每个学科会海选一位学术领先、富有人格魅力的学科带头人担当学科主任,学科主任再组建以各校区教研组长为主体的学科学术委员会,引领学科建设,开发课程资源,推动教师跨校区的群落成长。“因为学科主任都是相关学科老师自己海选出来的,专业性强,影响力大,跨校区开展很多学科教研交流活动,老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比较高。”陈忠好表示。
此外,结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学校坚持落实三大工程,即对入职7年内的教师实施“蓝青工程”,对入职7~14年的教师实施“希望工程”,对15年及县区级骨干教师等实施“名师工程”。对应“三大工程”涵盖的不同教师群体,学校开设了分层的“玫瑰教师成长课程超市”,供教师自主选择。“万物得其和,以生,以长。”生本教育,以生为本,和以育人,让学生自己成长。在陈忠好看来,教师的专业成长亦是如此,“最好的学习是教别人,他要去讲给别人听,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就要自己先成长,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总结、深化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
据介绍,该校课程超市每学年举行一次,每期开设课程100多节,分为格局视野、办学治校、德育为先、教学教研、教师成长等五大模块,教师观点、班级管理、家校沟通、课堂组织、新教师成长等14个纬度,授课老师全部由学校的骨干教师、中层干部担任。“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觉得这个学习能解决自己的需求”,该校副校长耿杨表示,听身边人分享身边事,更有借鉴意义,可操作性更强,榜样近距离的引领又容易让人明晰工作及专业发展努力的方向。
与此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让每一位教师精彩起来”的教师发展分层行动计划。引导中青年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汲取专家名师的思想精髓,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叙事的投稿活动。
用好一杆“秤”
以“五色玫瑰”激发教师自驱力 自建校以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便通过不断改革教师评价方法来引领教师发展。学校成立教师评价改革领导组和专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学习教育评价文件,反复论证,构建了多维评价体系——《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五色玫瑰”评选实施方案》。
据介绍,该实施方案分别设置“红玫瑰奖、金玫瑰奖、绿玫瑰奖、蓝玫瑰奖、紫玫瑰奖”等五个奖项。红玫瑰奖关注师德建设,奖励个人,着重评价、表彰忠诚教育事业、敬业爱岗、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师德楷模;金玫瑰奖关注班主任专业发展,奖励个人,着重评价、表彰潜心育人、带班出色的优秀班主任;绿玫瑰奖关注教师的素养提升,奖励团队,着重评价、表彰在课堂变革、作业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群落;蓝玫瑰奖关注学科委员会在其团队内的专业引领力,奖励团队,着重评价、表彰引领学科团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委员会;紫玫瑰奖关注师徒教师间的结伴成长,奖励团队,着重评价、表彰结成师徒关系的一对教师间的彼此成就。
为了让评选更加公平公正,学校借力行政管理与学术治理相结合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式,创新“评”“管”分离的评价模式。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评”,对应“五色玫瑰”成立五个评价小组,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学校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管”,认真组织实施,监督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和家长评价等环节按制度实施。同时,学校引入数据教育评价技术,通过智慧校园“玫瑰云”自动生成的常态化的网络评价、听课评价、教师群落活动等数字档案,保证评价基于常态化实际工作,多维度提高评选信度。
自2021年起,每年教师节前,学校都会举行以“做大先生、担大使命”为主题的颁奖典礼。学校为玫瑰老师和团队精心撰写颁奖词,让老师站到舞台中央、聚光灯下,邀请受奖者家人、学生代表见证荣光,以满满的仪式感让获奖教师充分感受学校对“大先生”的尊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评选表彰结束之后,学校还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建立了教师群落成长制度,为获奖教师成立工作坊、邀请获奖教师定期担任“玫瑰讲坛”主讲人……一系列举措让优秀者继续努力,更加优秀,并努力从一个人的主动率先,带动一个团队的集体领先。
“五色玫瑰”教师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教师主动发展、彼此成就的良好氛围。近两年,学校获得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共有32位教师被评为合肥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64位教师被评为合肥市第五批骨干教师,18位教师获得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称号,4人获得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称号。2023年8月,由陈忠好校长执笔的《构建“五色玫瑰”评价体系,培育“大先生”教师队伍》荣获2022年度市级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十二年余砥砺前行,玫瑰教师队伍同频发展,他们立足生本教育,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时刻谨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成就学校中成就自己,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己。
现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已然成为合肥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也充分发挥了优质校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经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肥经开区也于去年7月与合肥一六八中学合作成立五大教育集团,逐步构筑了群英荟萃、百花齐放的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局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林丽萍通讯员姜莹颖李浩苡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