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鸡蛋这件小事,你研究过吗?
最近,有一群意大利的科学家研究了,他们变身“厨房侦探”,研究如何煮出“完美鸡蛋”,还写了一篇论文呢!
蛋黄和蛋白的“温度大战”
在鸡蛋王国里,住着爱撒娇的“蛋黄宝宝”和怕冷的“蛋白姐姐”。
蛋黄宝宝最喜欢65℃的温泉浴,这样它会变得像奶油一样软绵绵。
蛋白姐姐呢?她需要85℃的桑拿房,才会变成QQ弹弹的果冻状。
可是普通家庭煮鸡蛋,它们总被关在同一个热水锅里“吵架”。
当蛋黄烫得“哇哇叫”时,蛋白还嫌不够热!
科学家的“温度秋千”
这两个“连体宝宝”不好哄!
聪明的科学家们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鸡蛋坐“温度秋千”。
他们准备了两个大锅,一个装着咕嘟咕嘟的沸水(100℃),另一个装着30℃的温水。
这两个锅啊,就像不同温度的游乐场。
鸡蛋宝宝每2分钟被“抱”起来一次,从一个锅“荡秋千”到另一个锅,来回8次,一共玩了32分钟。
最后,还冲了一个“凉水澡”,才算真正结束。
这趟“秋千”荡下来,鸡蛋就舒舒服服地变成最完美的样子啦!
实验室里的“鸡蛋大冒险” 科学家们可不是随便试试的哦!这里面藏着材料科学和流体力学的秘密!
他们开发了数学模型,来模拟热量在鸡蛋中的传递过程,从而确定了蛋白和蛋黄的理想烹饪条件。
还输入了水温、密度等因素,以决定在热水和温水之间切换鸡蛋的时间。
就相当于画出了鸡蛋内部的“温度地图”,还算出了最合适的“荡秋千”节奏。
最后,找到了黄金比例。
这项煮鸡蛋的新技术就叫“定期烹饪”。
它煮出的完美鸡蛋,切开时,蛋白像晶莹的果冻,蛋黄像涂面包的奶油。
连营养小卫士“多酚(fēn)”,都更愿意留在这样的鸡蛋里,保护我们的身体呢!
小朋友,你要不要按这个方法试一试?说不定你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科学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