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陶仪声。
本报讯 近年来,安徽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累计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家、居全国第2位,目前9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均已开诊。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陶仪声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三个平移”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
陶仪声建议,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输出医院的优势,鼓励其专家前往输入医院进行帮扶。“专家不仅能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还可以带动输入医院医疗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输入医院所在省份及医院自身应完善配套机制。“输出医院专家从发达地区前往输入医院,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会有所变化,输入地需在团队配合、新技术落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确保各项举措顺利落地实施。”
去年两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陶仪声深入调研后,提交4件提案,其中强化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议入选重点提案。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陶仪声今年将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方面提交提案,“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职尽责,围绕着民生关切,关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记者手记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需要更多像陶仪声这样的履职者深耕一线。当政策设计者始终将“听诊器”贴在民生脉搏上,当制度创新持续为人才流动破除藩篱,区域医疗中心必将从物理空间的拓展,升华为医疗服务能级的跃迁。让我们期待更多“人才活水”浇灌“医疗均衡之花”,在江淮热土写下更多“健康中国”的生动注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见习记者 尚雅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