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构建
  本报讯 3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学者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成功构建了105比特(包含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采样”任务的快速求解。
  与现有最优经典算法相比,“祖冲之三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这一成果是我国继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体系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后,再一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量子计算优越性”验证了量子计算系统能够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的可行性,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一个国家量子计算研究实力的直接体现。
  研究团队在66比特“祖冲之二号”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各项关键性能指标,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测试其性能,团队在“祖冲之三号”系统上完成了83比特32层的随机线路采样,以目前最优经典算法为比较标准,计算速度比最强超算快15个数量级,也超过去年十月谷歌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为目前超导体系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
  量子优越性是量子计算强大性能的综合体现,是近期应用探索和实现可拓展量子纠错的基础。在“祖冲之三号”取得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后,团队正继续开展量子纠错、量子纠缠、量子模拟、量子化学等多方面探索。“祖冲之三号”采用二维网格比特排布芯片架构,直接兼容易于实现规模化拓展的表面码量子纠错算法,目前团队正基于“祖冲之三号”开展码距为7的表面码纠错研究,已取得良好进展,并计划进一步将码距扩展到9和11,为实现大规模量子比特的集成和操纵铺平道路。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魏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