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将出台
国家发改委:将解决“加班文化”等痛点;财政部: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3月1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
  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针对需求侧特别是居民增收减负,提出了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加紧制定和推出,后续会陆续出台。
  李春临说,方案是一个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出台过程中汇集了30多个部门的政策合力,是集众智、汇众力出台的文件,后续落实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财税、商贸、金融等领域有利于促进消费的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在起草育儿补贴具体操作方案,其他诸如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推进。
  针对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相关举措,通过强化执行监督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鼓励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等。相信随着方案的落实落地,我国消费市场能有更强劲的增长势头,更优质的消费供给,也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提升和便利。
   市场监管总局
  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在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时提到,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让市场更加安全、有序、规范运行。
  嵇小灵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诸如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广告、加油机计量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不法经营者形成了强大震慑。今年还将继续部署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下一步,将全面升级12315平台,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广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努力将更多的消费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消费维权“零距离”“高效率”。
  央行
  为高校毕业生等适度减免费用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会同金融监管等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智能产品、冰雪运动等新消费场景,研究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特征进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定价,为高校毕业生、新市民、自由职业者等群体适度减免相关费用、优化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聚焦食、住、行、游等消费场景,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支付体验。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用于消费领域。支持金融机构以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为基础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大汽车贷款、消费贷款投放。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用于消费。
   财政部
  减轻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强化教育等领域的保障力度,通过支出减负,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通过提高部分学生资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减轻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中央财政加大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和对地方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优质本科扩容和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此外,财政部正在积极开展育儿补贴制度研究工作。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