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篇《风筝》,讲他曾经觉得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毁掉了弟弟精心做的风筝。许多年之后,他人到中年,“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在这篇简短的文字里,我们看到,兄长严厉的面具下,是一颗不知如何表达爱意的心。多年后的愧疚,不是软弱,而是最深情的告白。
愧疚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它需要良知的觉醒,更需要爱的支撑。鲁迅的愧疚,源于他终于在时光的打磨下,读懂了弟弟眼中的失落。这种觉醒,让他看见了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的自己,是多么笨拙地表达着关爱。
在传统家庭里,兄长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他们的爱,藏在紧皱的眉头里,藏在苛责的话语中,藏在看似无情的管教里。直到某一天,当他们终于懂得换位思考,愧疚便成了打开心门的钥匙。
鲁迅的愧疚,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有温度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