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老师教有所乐 学员学有所成
 
  郑和平

  赵志坚(前排左二)

 余祖义(右一)

  孙自慧

  任良耀

  黄山市老年大学课程丰富并与时俱进,硬件完善且师资强大,不仅让学员学有所成,也让老师教有所乐。教学相长的特色实践,为老年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树立了典范。
  郑和平:进校以来有三个收获
  声音爽朗,笑容满面,68岁的郑和平是学校资深学员,青睐健身类课程。“学过太极、木兰拳、木兰剑和柔力球,也学了声乐。”目前,她在学木兰剑和健身球。
  来校13年,她对学校和老师赞不绝口。她从零开始,经过专业学习,目前已成长为黄山市屯溪区柔力球协会秘书长、黄山市老体协柔力球专委会副会长。
  她和记者分享,进校以来有三个收获,概括为三个“没降低”:第一是健康指标没降低,身体越来越健康;第二是写作水平没降低,每学期都给学校简报投稿,校庆纪念册也刊发了文章,省里征文还拿过二等奖;第三管理水平没降低,发挥专业所长一直当班长,现任学校志愿者总队队长,总队设有6个分队。
  “感谢学校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让我能为更多老年人服务,我深感快乐和幸福。”
  赵志坚:已参加几十场演出
  身姿挺拔,中气十足,喜欢唱歌,赵志坚是校合唱团班学员声乐班学员,担任低音部部长。4年前退休后,他决定来校报班学习,“原来觉得自己唱得不错,来了发现不会唱了。”他回忆,接触到多声部演唱,既是第一次体验,也是很大的挑战。
  4年后,他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声乐理论,还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多声部合唱,与学员一起登上省市级的舞台。“《各族儿女心向党》《是你一直想着我》等合唱,都是我们的经典作品。”他自豪地介绍,有的是荣获省级荣誉,有的是多次在省老年大学协会春晚舞台演出。
  “据不完全统计,进校以来我已参加了几十场大小演出。”他笑称,老年大学的生活很愉快,让自己能做一点事情贡献银发力量,算是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乐。
  余祖义:书法诗词学有所成
  余祖义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省楹联学会会员,黄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山市老年大学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7年的老年大学学习,既充实了余祖义的晚年生活,也让其受益匪浅。
  2017年,余祖义的隶书作品被评为市级一等奖,十位评委中九位打了满分,“入校才一年,特别有成就感,(奖项)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此后,他又在诗词班、楹联班、隶篆书法班学习,相关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作品展。
  谈到学习经验,他表示首先是保持热爱,其次是要静下心来,关键是每天都要保持练习,“比如《沁园春·雪》,我已经写了有500多次。”在他的影响下,有朋友也来书法班学习,目前已是校书画家协会的骨干。
  进入校书画家协会以来,他更是热心为学员和会员服务。参与展览承办、协会书画册制作、学校走廊文化等建设,并积极参与义务写春联活动。
  孙自慧:发挥余热很开心
  温婉优雅,妆容精致,孙自慧是声乐老师。“她教学有一套,合唱团也带得有声有色,是我们学校非常受欢迎的老师。”声乐班的一名学员向记者不住地称赞。
  退休前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当学生变成了老年人,孙自慧很快摸索到方法,“让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她说,气息怎么运用,作品如何咬字,怎样呈现,这些基础知识都要讲得通俗易懂,示范得形象到位。对哼鸣、气泡音等专业的声乐知识,首先让学员有信心能做到,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地做好。
  在她看来,老年大学的合唱团同样可以做到专业唯美大气。“我告诉学员,你们不许老。”她分享称,包括心态、形体和声音。同时让大家认识到,合唱不是简单地唱,而是一种舞台艺术,要有声部配合和动作表演,感情的投入与情绪的表达,不同场地和需求也需呈现不同的节目类型。她欣慰的是,学员进步很快,合唱、对唱、独唱等各种类型均可驾驭,并创排多部代表曲目,“参加过省市和全国的比赛,都是业余组的最高奖。”
  孙自慧告诉记者,老师们接受培训的机会也很多,学校的各教学专业间也互相配合,亲如一家,“我们在这个平台发挥余热,很开心。”
  任良耀:“错位”加情景效率高
  当任良耀应邀来校第一次上课,看到班里的学员坐满时,他说:“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没想到学习英语的热情这么高。”
  任良耀介绍,目前学校英语专业有3个班:基础班、中级班和提高班。就学员来看,多为子女在国外工作,老人考虑到探亲或定居的需要,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也有部分学员希望学有所成做一名志愿者,宣传家乡旅游,还有关注家里孙辈英语学习的老人。
  “老人的英语基础不一样,每个学期的生源也不同。”任良耀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错位学”方法。“比如一节课先给新学员上基础课,再给老学员开新课。”他表示,“错位学”并不意味着顾此失彼,老学员上课,新学员多听听培养语感,新学员上课,老学员正好温故知新。同时,他也将课程设计为情景教学模式,“比如吃饭点菜,购物问价格,出门问路等场景相对应的词汇,这样老年人接受起来简单,也容易记住。”
  “我们也有一些‘回炉’的学员。”他笑称,有学员经过实践的检验,发现英语交流还是有欠缺,“这个还是要鼓励多交流,要积极勇敢,要有勇气要胆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