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建立政府失信惩戒机制,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3月24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紧扣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安徽以法治之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兴领域立法研究
据发布会现场介绍,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省级层面2025年拟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5件、制定修改省政府规章5件。
安徽健全立项论证、项目储备、立法协调等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供给,推动开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
同时深化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拓宽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渠道;推动出台安徽省政府立法审查办法,强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衔接协同,确保政府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构建失信必惩的良好生态
据发布会现场介绍,安徽自2021年起持续4年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累计摸排履约践诺问题5766件,推动兑现政策资金82.92亿元,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今年将坚持把政府履约践诺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的牵引性工作。
同时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尽快建成安徽省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形成可溯源、可追踪的“全生命周期”合同履约监管体系。
建立政府失信惩戒机制,推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闭环运行,构建正向激励、失信必惩的良好生态。
“综合查一次”拟全省推广
围绕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安徽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巩固提升行动,清单化推进年度重点任务,确保法治环境保持全国前列。
记者现场了解到,全省将优化涉企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扩围实施“免申即享”惠企政策。
随着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开展,在芜湖市开展“综合查一次”试点工作,拟于今年下半年在全省推广,靶向治理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在更多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轻罚免罚清单制度,着力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在线复议”
突出定分止争,让矛盾化解更加有效,安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配合,全面推行“在线复议”,积极促成案结事了。
记者现场获悉,今年全省建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推动“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与综治中心建设相融合。同时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深入排查婚恋家庭、邻里关系、欠资欠薪等领域矛盾,切实把纠纷就地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为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取优质法律服务,安徽将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对标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全省将做实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此外,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在更大范围实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让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体验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安徽建好用好合肥法务区,加大头部法务机构招引力度,引导法律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高品质法律服务业集聚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