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麦田中“孤独的树”成网红打卡点
打卡热潮下庄稼受损,池州农户无奈砍枝劝阻

  “孤独的树”早期美景图。(网民“林下清风”供图) 

  在池州主城区,有这样一棵位于北郊沿江路刘婆矶桥附近麦田中央的树,近期在社交平台很是火爆出圈,被网民形象地称为“孤独的树”,引来当地众多市民前往打卡合影。但近日,为劝阻市民前往打卡,耕种地农户砍掉了“孤独的树”的粗枝,引发较大关注甚至争议。对此,3月25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扎堆打卡“孤独的树”
  3月25日,记者驱车从池州老城区中心出发,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了这棵“孤独的树”所在的麦田。尽管是周二工作日,但仍有打卡者前来拍照。记者看到,两名年轻女子正在树前的麦田间打卡拍摄,靠近路边的小麦秆上压着手包、雨伞等物。据了解,2024年下半年,这棵树及周边麦田就在社交平台上有火爆的迹象,每逢周末人更多,甚至频频造成周边交通拥堵。
  一位打过卡的池州市民告诉记者,最初是一些摄影师拍摄后上传网络,其唯美的画面吸引了很多人跟风打卡。“现在短视频传播力很强,春天大家都喜欢亲近自然踏青看风景,所以打卡拍照的人就多起来了。”
  记者搜索一些短视频平台注意到,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确实很有“大草原”的意境。不少网友评论“这就是自由的味道”“人生就该是这样的旷野”……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待久了,人们难得遇到身边就有这样宽广无垠的“大草原”和别样的“孤独树”,所以就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打卡者。
  农户无奈砍枝劝阻
  然而,网红打卡点却让农户余宏义满心无奈。据其介绍,多年前他在此处流转承包了千余亩耕地,每年种植小麦和黄豆等作物,这棵树是他在2015年种下的,为的是在农忙时节给耕种庄稼的农户一个乘凉、休息的地方,“真没想到会成为网红打卡点,更没想到能带来如此困扰。”
  由于太多人跟风打卡,树周边庄稼地遭到较重踩踏,目前正是小麦抽穗的关键期,被踩踏的小麦可能就孕育不出籽粒了。余宏义估算,目前被踩踏田地面积有5亩左右,经济损失达五六千元。而且,随着春光大好及视频传播,近期打卡的人更多了。3月24日下午,他发现有打卡者竟将椅子搬到田地里拍照,还有人将自行车骑到田里摆造型,甚至还有人躺在麦子上拍短视频。目睹这些场景的余宏义又气又急,冲动之下准备将树砍掉,在周边市民的劝阻下,最后砍掉了部分树枝。
  余宏义表示,由于现在喷洒农药、除草剂都是无人机操作,有游人在田地间也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道路上密集停放的车辆也给耕作带来诸多不便。砍了自己种了多年的树,他也是心疼加无奈。
   如何避免伤及无辜
  3月25日,池州经开区流坡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宇告诉记者,事发地周边两千余亩田地由社区流转承包给种粮大户耕种,这块属于耕地,周边基础配套设施薄弱,道路也较窄。近期人流车流剧增,不仅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也给农户农事作业造成困扰,目前社区已专门协调人员配合开发区城管等部门维持秩序,“尽全力保障农作物不被糟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重视,网红打卡点在各地频现,如何让市民或游客在开心打卡的同时又能避免伤及一些无辜,成为有关方面必须考虑的问题。省内有关学者表示,对于一些非景区网红点,“属地相关部门应及时主动介入,抽调相关力量加强协调监管,划定安全打卡区域,及时疏导交通并做好高峰期分流工作。尽力让打卡者玩得开心,同时也要考虑周边居民或相关利益方的感受,让其正常生产生活免受过多干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通讯员 孟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