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4版
发布日期:
AI如何辅助办案?
  “几百年前,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但转化为生产力,则又历经了漫长的道路。今天,人工智能的力量初现端倪,如何转化为‘检察生产力’,是全体检察人员的必答题。安徽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上线,为全国检察机关提供了安徽经验、作出了安徽贡献。”4月3日,省检察院举办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上线仪式,出席仪式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观摩系统演示汇报后,作出了如上评价。
  以辅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的我省检察机关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如何被创造?怎样提升办案效率、质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数智融合深度还原检察官办案逻辑
  试用两个月,共办理刑事案件2400件,审查案件和撰写文书时长缩短50%-70%;自动案卡回填项目达到90%左右,基本无差错;能严格依据《刑事检察文书》规范自动生成审查报告、起诉书;能主动发现证据矛盾点、推送侦查监督点……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鲁建武说:“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我省检察工作进入‘数智融合’新阶段。”
  从检察业务系统2.0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同为数字技术的检察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何以开启新阶段?
  “系统深度还原了检察官的办案逻辑。”上线仪式中,巢湖市检察院的检察官陈晓曼分享了自己的使用体验,“以证据审查为例,系统能对全案言词证据进行矛盾穿透,通过综合分析所有笔录,列明互相印证点、矛盾点,还可以进行关键证据分析,并根据分析内容提出补充侦查建议。”
  用“检察官的逻辑”整理卷宗、识别信息、判断价值,进而综合分析、交叉印证,发现证据矛盾,生成检察文书,给出“思考”结论,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智慧”来源于大量的检察业务知识和专业的思维训练。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是省检察院会同科大讯飞公司联合攻关,由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基层一线检察官、功底扎实的技术专家共同研发。研发人员先后录入100余册检察办案参考资料,5000余件办结案件电子卷宗,让系统具备“检察知识”。随后,按照“多场景点穴式设计、干预型生成式赋能”的设计思路,以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危险驾驶四类案由为突破,设计智能阅卷、文书辅助生成、案卡智能回填、矛盾检测、侦查监督、法条推送、类案推荐、量型建议、AI问案、对话式建模等十大场景,形成业务规则3000余条,并通过大模型训练平台集中强化训练。经过10次迭代升级,形成正式上线的1.0版本。
  定位“辅助”检察官决策权贯穿始终
  人工智能具备超强的思维能力,但却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不稳定性。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如何适应司法办案行为强约束、强规范化的要求,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严格遵循垂直大模型的强化学习训练等工程方法外,重点是坚持‘干预型赋能’。”鲁建武介绍了系统中确保检察官主导决策作用的专门设计,“十大场景中人工智能生成的每一步结果都需要检察官干预确认,从而将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强约束在检察办案的‘严格规范’中”。
  系统演示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但所有系统生成的内容都只是建议。无论是梳理的证据链、拟认定的情节还是推送的侦查监督线索,都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旁插入了检查链接,每一个环节的结束,都需要检察官点击确认才能作为最终结果。
  此外,系统数据严格选取检察行业专用书籍、检答网数据、案件卷宗材料以及裁判文书网中的最新数据,并在技术上利用检索增强生成等技术,结合高质量语料筛选,形成符合办案逻辑的思维链,保证人工智能助手生成内容的精准度,避免可能产生的数据幻觉、错误建议。
  由此,实现了“是赋能不是替代,是助手不作决策”。
  “行业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它强大的数据检索、分析、归纳能力为检察官决策提供了辅助。未来的发展路径很明确——通过它的辅助,帮助检察官更高质效地办案,再用这些案件的结果回馈训练模型,让系统越来越理解司法办案的逻辑,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是算力与人力决策的“双向奔赴”,系统上线后的更大规模应用训练才是系统进化的真正起点。
  助力“高质效”效率、质量、公平同步提升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的最终目的是赋能新时代检察工作,助力“高质效办案每一个案件”。三名参与系统试用的检察官分别向记者道出了自己对于办案质效提升的感受。
  肥东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文政认为,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帮助他破解了“办案精力失衡”难题,在与办案时间的赛跑中取得了优势。“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带来了时间精力分配的质变。我把释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侦查活动的审查与监督,用于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的认真分析,用于打造精品案件培育典型案例。这不仅是时间的红利,更是新时代检察人走向高质效办案的必由之路。”
  芜湖市弋江区检察院刑事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吴仁军认为,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消除了个案办理的质量差异,让所有案件都有高水平的“质量保证”。“我从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转岗办理刑事犯罪案件,面对新的案件、新的罪名,仍会感到压力、焦虑。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就像一个办案导航仪,指引着我快速熟悉生疏案件的办理。如果说,老检察官的底气来自经年累月的沉淀,人工智能就是年轻检察官的知识充电桩,让他们更有底气迎接新挑战。”
  作为该系统的深度体验者,陈晓曼认为,人工智能辅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让每一个案件都获得了“公平”监督的机会。“检察官受限于办案精力,对每一起案件的全部证据及潜在监督点,难以全面审查。人工智能没有这些限制,对每一个案件的全部证据、全部内容都能‘过一遍’,所有的证据矛盾点和潜在监督点都会推送给检察官,检察官从全面审核转为重点审核,做到了不放过、漏过任何一个监督点。”
  “人工智能赋能检察办案已经走入现实。”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宋文娟表示,未来全省检察机关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检察办案全业务、检察办公全流程、检察工作全过程,为基层在事务性工作中减负,也为检察官在办案中助力。王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