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蒙牛总裁高飞:
以绿色为纽带,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品牌形象






  近日,在由消费品论坛(CGF)中国和贝恩公司共同发起的“CGF中国绿色转型倡议——CEO访谈系列”中,蒙牛集团总裁高飞围绕乳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全产业链协同减碳实践及国际化布局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实施GREEN战略
 全面推动乳业绿色转型

  消费品论坛汇集了全球70个国家约400家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管。作为CGF消费品论坛的董事会联席主席,蒙牛长期以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端到端价值链四大工作领域。
  “从宏观层面,绿色转型是中国经济的大方向。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面向未来,绿色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将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高飞说。
  从微观层面,单一企业的局部优化,难以实现全面的绿色转型,需要全行业的协同。高飞指出:“CGF平台上,既有品牌商,也有零售商,我们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需要携起手来,统一标准、共享创新、倡导绿色消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转型。”
  长期以来,蒙牛围绕可持续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业责任、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负责任的产业生态圈、营养普惠的卓越产品五个方向,全面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率先发布行业领先的双碳战略目标,明确  年前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2024年,蒙牛MSCIESG再获“AA”评级,为行业最高等级。
   从沙漠到餐桌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减碳

  “乳业产业链很长,涉及种草、养牛、加工、运输等诸多环节,是绿色转型的最大挑战。”高飞说。
  蒙牛以“牧草种植—低碳养殖—绿色工厂—环保包装—低碳运输”为主线,蒙牛构建起覆盖全链路的减碳体系。
  在上游牧场,蒙牛围绕治沙固碳和循环经济,协同生态圈伙伴一起实现绿色转型。“我们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打造有机牧场,一边绿化沙漠修复生态,一边生产最高品质的有机原奶,十余年累计绿化沙漠超200平方公里。”高飞表示。
  在中游,蒙牛依托数智驱动和零碳标杆,以智能制造实现绿色制造。2024年10月,蒙牛宁夏工厂成为中国乳业首家“灯塔工厂”。
  针对下游消费,蒙牛启动了“乳品包装减塑新生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回收了大量乳品包装废弃物,有效减少了塑料污染,实现减碳近9000公斤。
  走出去
  讲好中国乳业绿色故事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加速,ESG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加码国际业务必不可少的环节,绿色转型是蒙牛国际化布局的核心竞争力。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蒙牛旗下的贝拉米、雅士利品牌优选草地资源覆盖率高、空气和水源质量好、产出牛奶中活性营养成分高的优质牧场,打造了最高品质的有机生态牧场。
  在印尼,蒙牛印尼工厂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代替石油液化气,成为降低污染的表率。同时蒙牛还在印尼投资建设专有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1300吨,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通过绿色制造,蒙牛印尼工厂、艾雪冰淇淋工厂实现了东南亚地区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最大程度减少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围绕供应链,蒙牛近日在巴西与中粮国际达成可持续大豆战略签约,并共同发布了《全球奶业可持续供应链行动倡议》,推动全球乳业绿色供应链升级。
  正是基于一系列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蒙牛致力于讲好中国乳业的绿色品牌故事。高飞指出:“我们将积极通过ESG报告披露、开展海外社会责任项目、国际平台发声等方式,向全球消费者传蒙牛的绿色转型决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