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7时30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人类选手同时出发,共跑21.0975公里半马赛道。这一创举开创了历史。
起跑线前,人类运动员举起手机,与机器人选手拍照;人形机器人轻挥手臂致意。此次赛事是对产业的极限测试。
马拉松象征着人类对自我超越的不竭挑战,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载体,从概念验证迈向实际应用。开放路跑中的复杂路况和自然环境,对人形机器人的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综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促使研发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品设计改进,推进供应链成熟,降低量产成本。
为了适应长距离奔跑,机器人采用特殊设计,如大功率一体化关节、腿足刚柔耦合设计等,部分机器人已具备不关机就能换电的功能,续航能力大幅提升。机器人在跑马中虽也会遇问题,但相关数据成为技术完善的重要参考。
经过赛事锤炼,其性能和可靠性将提升,有望进入多种场景服务人类。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展示综合科技实力的高地,是技术交叉融合的“集大成者”。受益于我国工业门类完整,产业配套强大,“大国智造”夯实创新底座,政产学研用综合托举,让科技和产业裂变出无限可能。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