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流脑正值高发期,发病迅速病情凶猛,儿童易感染
6月龄要接种首针流脑疫苗
  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类病原体繁殖加快,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许多家长会将他们混淆,错过早期救治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如何正确区分从而尽早获得正确治疗?针对流脑、猩红热、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采取哪些健康防护措施?“小叶医探”邀请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王斌冰为大家答疑解惑。
  流脑疫苗需接种4次
  流脑是一种多发生于冬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正值发病高峰期。它发病迅速病情凶猛,儿童易感染,病死率较高。
  流脑的常见症状为突发的高热、强烈的头痛、频繁呕吐和皮肤瘀点瘀斑等,一些家长会将其与感冒相混淆。对此,王斌冰指出了一些区分要点:普通感冒一般以低、中度发热为主,而流脑的发热可以达到39℃-40℃,并且起病较急。此外,流脑因病原体侵入脑膜,造成颅内压升高,会有剧烈的头痛与频繁的喷射状呕吐。流脑还会使皮肤出现瘀点和瘀斑,发病较重时可能出现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部强直。
  王斌冰介绍,流脑疫苗一共需要接种4次,分别是6月龄、9月龄时接种两剂次A群流脑多糖疫苗,3周岁、6周岁接种两剂次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除了免疫规划疫苗外,目前针对流脑还有多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供家长选择。
   麻疹传染性极强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3-5月正值高发季节。”王斌冰表示,麻疹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与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病毒后可感染。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儿童是麻疹的主要易感人群。发热、流涕、咳嗽、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柯氏斑,都是麻疹发病早期的症状。到了出疹期,耳后、发际、面部、颈部会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蔓延至全身。
  患者在出疹前7天至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王斌冰表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此类皮疹与相应症状,需要及时送医接受治疗。
  麻疹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有效预防。王斌冰强调,孩子满8月龄、18月龄时要及时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三种传染病。
   猩红热尚无疫苗预防
  猩红热也是临床上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类呼吸道传染病。王斌冰介绍,托幼机构儿童和小学生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
  猩红热通常是急性起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伴有咽峡炎,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在发热后1-2天内还会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出现皮疹并蔓延至全身,约一周左右皮疹会消退,同时伴有脱皮现象。
  此外,王斌冰介绍,猩红热还有一个特殊的症状:部分患者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舌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目前猩红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更需要做好个人防护。”王斌冰提醒家长注意室内通风,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可以佩戴口罩,同时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