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安徽新发职业病保持历史低位
  每年的4月25日至5月1日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近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近五年来,我省新发职业病报告率呈低态稳定趋势,新发职业病仍以尘肺病为主。
  新发职业病仍以尘肺病为主
  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全省唯一一家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护于一体的省级专业机构。
  “从我们的监测情况来看,安徽新发职业病保持历史低位,近五年来新发职业病报告发病率呈低态稳定趋势。”据该院职业卫生科科长胡琼介绍,我省新发职业病仍以尘肺病为主,主要集中在采矿业较多的地区,做好相关人群的职业健康体检对于职业病防控十分关键。
  “我们还牵头制定了地方性技术规范《安徽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DB34/T4705—2024),将致力于推动全省职业健康检查同质化。”据该院职业病诊断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钱芳透露,下一步,该院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如新业态劳动者),加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深化“防、治、管”联动机制,进一步筑牢全省职业病防线。
   “鼠标手”首入职业病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由原有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到12大类135种。其中,制药业工人常见的“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首次被纳入目录,职业病防治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腕管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大众俗称的‘鼠标手’,是由于腕管压力增大压迫手部正中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卡压的症状。”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陈涛称,腕管综合征常伴有手部的麻木和疼痛等,多见于手工业劳动者、办公室白领、厨师等人群。
  根据新版目录规定,“职业性腕管综合征”的认定仅适用于长期从事腕部重复性施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如装配线操作工、机械维修工等需持续使用气动工具或高频手工操作的岗位。
  不过,陈涛表示,尽管白领等群体的职业相关疾病“鼠标手”暂未被政策覆盖,但其健康威胁不容忽视,出现相关症状仍需及时处理。
  对此,其指出两个简单方法可自测“鼠标手”:“若叩击腕关节会出现手指麻木疼痛,或曲腕九十度坚持一分钟后麻木疼痛加重,就可以考虑腕管综合征。”
  专家提醒,出现“鼠标手”类似症状后,可通过佩戴护腕、按摩腕关节、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如果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仍反复,需尽早就医,必要时手术治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