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大圩镇沈福飞行基地的直升机旁,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协商议事直播拉开帷幕。合肥作为“大湖名城、科技创新高地”,正加速探索“低空+文旅”融合新路径。本次直播以“如何让合肥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空中飞行旅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视野”为核心议题,邀请政协委员、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共话低空文旅落地实践。
合肥的低空经济发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撑。合肥市国先中心主任助理、低空事业部部长陈思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所在地,合肥已形成“6+5+X”产业体系,将低空经济纳入五大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去年出台的《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企业招引、技术研发、场景开放等方面精准发力,明确提出打造“低空之城”的目标。
作为政府产业推进代表,陈思从“载人、载物、政务”三大场景描绘低空经济蓝图:载人场景中,骆岗公园新型航空器低空观光游览即将迎来测试和试运营,未来将串联巢湖、天鹅湖、骆岗公园等景点,形成“空中观光走廊”;载物场景中,无人机配送已在大圩葡萄、长丰草莓运输、邮政物资、血液、医疗样本、身份证速递中应用,“3-5分钟达”的低空物流网络初现雏形;政务场景中,无人机巡检覆盖交通、应急、消防等领域,即将成立的市级政务飞行公司将实现“一网统飞”,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他特别指出,“低空经济不是‘高大上’的小众体验,而是要像‘无人机送外卖’一样融入百姓生活,让科技红利触手可及。”
安徽文投数字创意有限公司沈福飞行基地负责人郑臣介绍,作为省内首个落地的低空文旅旗舰项目,沈福基地依托滨湖森林公园、巢湖景区的区位优势,已建成具备运营条件的基础设施,五一后将以活动价推出环巢湖低空观光体验。谈及未来规划,他透露,以沈福为核心节点,规划覆盖城市地标与自然景区的多条航线;在黄山、九华山等景区建设低空服务节点,打造可复制的安徽样板;引入应急救援、飞行培训等多元业务,逐步升级为服务大滨湖区域的空中交通运营中心。
市政协委员石红指出,合肥的低空经济发展兼具-“创新胆识”与“安全底色”:从全球首张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户,到传统直升机与新能源飞行器协同发展,合肥在技术应用上敢为人先;而民航局严格审定、地勤维护、气象监测等多重安全保障,更让市民“放心飞”。针对网友关心的“能看什么、如何订票、价格高低”等问题,他呼吁政府与企业加强航空科技文旅体验产品宣传,细化服务流程,让低空旅游以“安全、便捷、高性价比”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
从直升机的“传统旋翼”到无人航空器的“智能翅膀”,从环巢湖的“空中观光”到未来全省景区的“低空串联”,合肥的低空经济探索正展现“科技+文旅”的乘数效应。政府以政策护航、企业以场景破局、政协以协商聚力,三方协同破解空域管理、成本控制、公众认知等难题,推动低空旅游从“尝鲜体验”迈向“常态消费”。
本次直播在大皖新闻APP、安徽网等平台同步播出,吸引数万网友参与互动。随着合肥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一个“天上有景、空中有网、地上有感”的立体文旅新生态,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王晓薇彭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