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他不离不弃用爱“唤醒”妻子
近日入选感动宣城年度候选人物;九年前妻子遭遇车祸成“植物人”

   王福保悉心照料妻子。 

  从躺在床上不能动时的翻身,到每天十多次抱起来按摩活动,再到和儿女们一起搀扶着教她走路,王福保和家人们多年来一直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年逾古稀的王福保说,年来,他也曾哭过,但妻子一点点的恢复给了他希望。如今,妻子汪春香已经可以自己走路、吃饭。用爱“唤醒”妻子的王福保,近年来相继获评“郎溪好人”“宣城好人”,近日又入选感动宣城年度候选人物。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盼着妻子完全康复,能与他像曾经那样聊天。
  妻子遭遇车祸成“植物人”
  4月28日上午10点多,在郎溪县新发镇,记者见到了王福保,他正在家中和妻子汪春香一起吃中饭。“我们早上起来得早,中饭也吃得早。”71岁的王福保笑着说。
  小小的饭桌上有三个菜,两盘荤菜都是女儿们送来的,另外一盘凉拌黄瓜是王福保自己做的,夫妻俩边吃饭边看电视。看着记者,汪春香笑了笑但没说话。“现在自己走路、吃饭都可以,但你说话她不明白,有时候看到人知道说‘你好’。”王福保解释。
  王福保1954年出生,妻子汪春香比他小一岁。“我们23岁结婚的,现在在一起快50年了。”王福保和记者说话时,汪春香会时不时拉拉他的手,有时候看到丈夫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她还会拍拍他的手背。“我这人说话直,以前和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她总会拍拍我、劝劝我。”王福保说。
  2016年10月15日,在工地上做工的王福保接到家人的电话,得知妻子遭遇车祸,伤势严重。一份后来的司法鉴定书显示,车祸致使汪春香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植物生存状态,构成一级伤残。至今,王福保已经陪着妻子走过了近9年的艰难时光。
 “救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
  事故发生后的场景,至今都深深印刻在王福保的脑海里。“当时郎溪的医院抢救不行,当天就送到南京的医院去了,医生一开始说,救是救过来了,能活到什么程度,也不清楚。”王福保说,他从未有过放弃妻子的想法,“我对医生说,救,救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汪春香的命是保住了,但也失去了意识。
  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两个半月,汪春香转到了康复科室。对于王福保来说,他唤醒妻子的努力从那时真正开始了。记者问他,“还记得妻子醒的那一刻吗?”王福保说,“不是突然就醒了,是慢慢来的。”
  王福保回忆,转出重症监护室时,汪春香仍然是“植物人”状态,偶尔眼皮才会打开,“但是眼睛没有神。”从那时起,他和家人就会时不时推着轮椅带汪春香走出病房,看看外面的世界。渐渐地,她的眼睛开始“有神”了。四肢的活动也是从手指的轻微抬起开始,翻身、按摩,都是王福保和家人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的动作。
  “在南京和郎溪的医院一共待了八个月。”王福保农民出身,自小生活困苦,和妻子共有3个女儿、1个儿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肇事方的赔偿也远无法满足妻子治病的花费,没法一直待在医院里。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汪春香虽然只能躺在床上,但已经可以喝水和吃流食,他们选择出院回家。
  盼望妻子能够完全康复
  事故发生前,夫妻俩都在镇上有一份保洁的工作,王福保还会在工地上做零工。“十年前,老奶奶在街上拖垃圾,都是用板车一车一车拖走,自己干,能吃苦。”一位邻居这样回忆汪春香。
  王福保说,他从未有过放弃妻子的想法,她每一次的睁眼、动手、走路,都是他继续坚持的动力。王福保仍然每天都要给妻子清理被排泄物弄脏的衣服,给她擦洗身体。
  在汪春香还不会走路时,四个儿女每天都会轮流和王福保一起照顾她。为了让她恢复走路的能力,家人们一边架着汪春香的肩膀,一边提着她的腿一步步走,每一步都不轻松,这样练了几年后汪春香终于能够自己行走。“也就今年她能自己好好走路了,有人在边上看着就行。”王福保说,他到哪里都会带着妻子,不会让她一个人留在家里。
  王福保一直盼望着有一天妻子能够完全康复,夫妻俩能够像曾经那样聊天,聊一聊这些年他们是如何走过来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曹庆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