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新淝河新风尚
——文化清流润心田护苗筑梦启新篇



 
  文化建设滋养着社会的肌理,塑造着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合肥包河区淝河镇紧扣“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与“全民阅读”三大主线,构建起“净化环境-守护成长-浸润书香”的文化治理体系,勾勒出一幅“护苗筑梦、书香致远”的生动画卷,让文明新风成为辖区最亮丽的底色,也为“新淝河”这一名词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内涵。
  筑牢文化防线
 “扫黄打非”守护清朗空间

  走进淝河片区的校园周边,市场监管人员正仔细翻查书店货架上的绘本。“这些卡通画册是不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面对询问,店主熟练地出示台账。
  近年来,淝河镇以“网格化监管+精准化治理”为抓手,构建“扫黄打非”防护网,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双管齐下,让盗版教材、低俗出版物无处遁形,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春季开学季以来,淝河镇各社区、村联合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文具店、书店等开展拉网式排查。仅今年4月,辖区内多家文具店、书店等便经历了多轮“体检”,未发现一例违规经营。
  “市场的净化需要持之以恒,我们绝不给不良内容留生存空间。”淝河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此,淝河镇进一步建强相关宣传阵地,一方面,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赠送“绿书签”、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及非法出版物识别方法;另一方面,设立举报奖励机制,提升居民的自觉防范意识。
  净化文化环境,不仅要守住线下阵地,更要筑牢网络防线。今年来,淝河镇“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在各社区、村开展。志愿者通过动画演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教会孩子们识别网络谣言、防范“软色情”广告及网络诈骗,将复杂的网络诈骗套路拆解得通俗易懂。
  护苗成长路
 绿书签行动护航青春梦想

  近日,由淝河镇推出的原创朗诵作品《绿书签的守望》获得合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的肯定。这一作品由“淝河新声”宣讲团成员沈艳婷倾情演绎,在线上平台向公众传播,受到广泛关注。
  在线上传播形成热度的同时,宣讲团同步开展“绿书签”护苗专项行动,组织骨干成员走进辖区中小学,通过情景朗诵、互动问答等形式,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文化守护需要“声”入人心的感染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力,这是淝河镇“绿书签”内容宣讲立体化实践的底层逻辑。
  在席井村的安百苑D区党群服务站,孩子们正伏案绘制书签,水彩笔勾勒出星星、花朵图案,还有歪歪扭扭的“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字样。“书签是绿色的,代表健康!”一名小女孩认真解释。稚嫩的作品被挂上展示墙,“绿书签”的文化内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一枚小小的绿书签,承载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淝河镇以“绿书签”为纽带,串联起校园、社区、家庭三方力量,通过创意活动、实践体验、阅读引导,让“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成为青少年的自觉选择。
  以实践养成根系,以创新赋能“绿书签”文明新风。葛大店社区开展的“你比我猜”游戏,吸引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演绎“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经典场景,在欢乐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样备受欢迎的还有老官塘社区的“旧书换名著”活动。孩子们带着闲置书籍换取正版图书,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又在置换过程中强化了“尊重版权、抵制盗版”的意识,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环保又有教育意义”。
  同时,淝河镇注重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构建护苗共同体。社区开设“家长课堂”,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辨别不良信息、培养健康阅读习惯;学校将“绿书签行动”纳入德育课程,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会;社工组织走进小区,开展“护苗驿站”亲子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帮助家庭掌握应对网络风险的方法。正如淝河镇相关负责人所说:“青少年是‘扫黄打非’的重点保护对象,也是文明阅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只有三方携手,才能为他们撑起‘文化保护伞’。”
  书香润万家
  全民阅读共建精神家园

  当文化防线与护苗行动“双管齐下”,淝河镇的书香气息愈发浓郁。
  在世界读书日的活动现场,孩子们争先恐后分享《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连蜡烛都买不起,还要借光读书,我要学习他的刻苦精神。”小朋友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春风拂面四月天,恰是最美读书时。”世界读书日期间,淝河镇“书香淝河”全民阅读活动好戏连台,活动覆盖全镇各年龄层,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新时尚,不仅吸引了青少年积极参与,更带动了中老年居民重拾书本。走进安百苑睦邻中心的农家书屋,历史、科普、文学类书籍摆满书架。六十岁的张阿姨戴着老花镜,正读得入神:“年轻时忙生计,现在闲下来在家门就能随时读到各类图书了。”从校园到社区,从书屋到广场,淝河镇正以“15分钟阅读圈”建设为载体,让书香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让阅读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在安百苑D区党群服务站,席井村农家书屋内窗明几净,儿童绘本、经典名著、科普读物等分类陈列,居民可通过智能借阅系统自助借还。滨江花月书院的“阅读打卡送书签”活动持续升温,参与者通过线上线下分享阅读心得,累计打卡人数不断攀升,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读”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淝河镇以便民惠民为导向,突出公益性质,充分发挥阅读空间、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作用,开展主题化、分众化、品牌化、经常性全民阅读活动,深化“书香淝河”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为建设“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提供智力支撑、注入精神力量。
  春风依旧,书香正浓。近年来,淝河镇联合辖区中小学陆续开展了“书香淝河”全民阅读暨“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特别联合合肥市少儿图书馆与滨江花月阅读空间策划了“好书推荐”环节,邀请专家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并通过诗词对接、美文朗读等互动形式深化参与体验。同时,将流动的“阅读大篷车”开进校园、小区,满载文学、历史、科技等各类书籍,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阅读乐趣。
  下一步,淝河镇将继续精心谋划,突出重点,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服务效能,营造健康清朗绿色文化环境。
  文化治理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淝河镇将继续以“护苗”为己任,以“书香”为纽带,不断创新文化治理模式,以文化软实力助推淝河高质量发展,让清朗的文化环境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沃土,让“新风尚”成为百姓的幸福底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哲通讯员李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