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机器人+国风 这场音乐会太奇妙
  鼓手“寂静”挥动机械臂敲击架子鼓,吉他手“星耀”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舞台上,乐队成员配合默契,激情演奏。
  等一下,它们的脑袋怎么方方正正的,头上还竖着天线?
  原来,这是一群机器人乐手啊!
  在央视“五四”晚会上,来自安徽的机器人乐队和二十四伎(jì)乐国风乐团打破了“次元壁”,共同演奏《就是哪吒》,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对话。 
  会“演奏”也会“演戏”
  这次录制原本定在深圳,但是咱们的机器人乐手“档期”已满,无法外出,只能临时改在合肥录制。
  要想顺利完成录制,合适的“舞台”是关键。
  白色影棚,至少高10米、宽30米、进深15米……对照着这些标准,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录制空间。
  更厉害的是,机器人乐手们不只是机械地演奏,技术人员还为它们加入了一些动作,这样就能配合着音乐“演戏”了:你看,配合着激昂的音乐,它们正轻轻甩动着金属脑袋。 
  编曲老师当“教练”
  机器人是怎么做到演奏乐曲的呢?
  技术人员首先要转换歌曲格式,再对编曲进行优化,转变为机器人能听懂的“语言”。
  这还不够。
  为了让机器人更“懂音乐”,技术人员不仅自己学起了音乐,又找来专业的编曲老师当“教练”。
  经过不断调试,技术人员将音乐中的艺术情感转化成“参数”,让机器人乐手们弹奏出的音乐更具感染力。 
  精准到“毫秒级”
  听说,机器人乐手演奏的精准度能达到毫秒级。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你眨一次眼的工夫,它已经完成了100个动作指令。
  如此厉害的机器人乐手,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央视了。
  在去年的“五四”青年节晚会舞台上,它们与孙千、上上、触耳先生乐团共同演绎了一曲《化学元素周期表》。
  去年年底,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上,与王佳南等多位民乐演奏家联袂演奏了一曲《国乐新摇滚》,为观众开启一场“科技跨年”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