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锁边奇迹再现
腾格里沙漠153公里镶上“绿链”
  在腾格里沙漠宁夏境内,一场人与沙的拉锯战,于6月30日全面完成锁边。
  “人沙之战”有多艰苦?60多年,153公里,这是人类生态治理的又一个壮举,将在黄河上游筑起重要生态屏障。
  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长流水村,烈日炎炎,沙海热浪滚滚,大型植保无人机在轰鸣声中起飞,将一捆捆干草吊运至沙丘之上,200多名工人正在抓紧扎草方格。随着最后一列草方格稳稳扎进沙子,腾格里沙漠宁夏境内,镶上一条长约153公里、最宽处达38公里的“绿链”锁边。
  这一锁边,对遏制腾格里沙漠扩张、保护黄河安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锁边?就像裁缝在布料边缘加固处理,防止脱线或散边。沙漠锁边,即在沙漠边缘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把流动的沙子“锁”住,阻止沙漠扩张。
  从高空俯瞰,腾格里沙漠横跨蒙甘宁三省区,宁夏中卫市正好处于祁连山与贺兰山“两山夹沙”的关键节点,是腾格里沙漠向东南扩张的唯一出口,阻击着风沙向华北平原侵袭。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场长田小武指着宁夏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图说,黄河紧挨着沙漠,包兰铁路、乌玛高速等多条交通要道穿过中卫,“西气东输”多条管线也在此交汇,“不得不锁。”
  过去几十年来,依托“三北”工程,宁夏持续治理腾格里沙漠150万亩,将沙漠逼退25公里。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全境属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宁夏,将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推进,攻坚境内固沙锁边带最后26.5公里的缺口。
  如何实现锁边?记者在现场看到,无数草方格连成的巨网,随着连绵的流动沙丘延伸。一米见方的草方格,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固定流沙。这一经济实用的固沙方式,最早就诞生在沙坡头区。
  探索科学治沙的脚步没有停歇。宁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中卫市,沿黄河北岸着力打造“光伏治沙示范区”“农田林网标准区”“林区改造先行区”等七大精品示范工程。同时,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创新应用刷状网绳式草方格、“草方格+沙结皮”等新技术。
  中卫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天平说,下一步中卫还将加强与内蒙古区域联防联治,持续固边扩绿,同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沙漠旅游、光伏、特色经济林等沙产业。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