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安徽这里打响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
全歼一股日军,且无一伤亡

  蒋家河口战斗人物雕像。 

  7月9日,连续高温的合肥迎来丝丝微风。
  银屏镇三胜村,位于巢湖市南郊,青山绿水环抱。87年前,这里打响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也是新四军东进敌后对日作战完胜的第一仗。87年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蒋家河口战斗发生地,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此打响
  裕溪河和蒋家河在三胜村一带交汇。1938年5月12日,蒋家河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此打响。
  河面上隐约出现两艘汽艇。随着敌船渐渐驶近靠岸,日军毫无防备地下船上岸。此时,负责正面指挥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侦察参谋郭思进抬手一枪,一个日军应声跌入水中。枪响令出,战士们的机枪、手榴弹响成一片,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仅20分钟,九团参战人员就干净、利落地全歼了这股日军,新四军缴获步枪10余支、机枪1挺等,且无一伤亡。
  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敌后抗日的第一战,也是新四军组建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此战扩大了新四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江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温铮铮铁骨的“铁军精神”
  7月9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银屏镇三胜村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纪念馆。
  纪念馆由室外党建小公园和室内展陈组成。记者看到,室外的党建小公园内矗立着蒋家河口战斗人物雕像。指战员们手持武器,目光坚毅,为首的指挥员正高举手枪大喊着,像随时准备冲向战场,保卫家园。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蒋家河口战斗遗址广场,广场四周绿树成荫,一片生机盎然。记者穿过广场,缓步登上台阶,轻抚碑文,仿佛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枪炮声、冲锋号、战士们的呐喊声交织,亲身感受到铮铮铁骨的“铁军精神”。
  在蒋家河口战斗遗址广场南侧,则建设一座银屏革命老区展示馆,以声光电技术再现巢南革命第一地、东进抗日第一枪等故事。
  如今,蒋家河口战斗遗址已成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巢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AI、文旅赋能红色基因传承
  “同学们,你们参观过纪念馆吗?有谁能和大家说说第一枪背后的故事?”在三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暑期“七色童年”爱心托班的孩子正在上红色主题教育课。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志愿者的讲述,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三胜村是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托宝贵的红色资源,该村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拓展形式多样的载体和场域,让红色资源“动起来”,红色教育“亮起来”,红色基因“活起来”。如今,“两馆一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当地的特色研学路线。
  “纪念馆2021年开馆,据不完全统计,已接待团队1240批次,7.8万人次。”工作人员表示,第一枪纪念馆内的一个板块也在改造,提升后将有AI数字人上岗,既能做讲解,还能生动还原当年的战斗场景,展示现在的村容村貌和经济发展成果,让红色故事跃出平面,更加鲜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实习生 韩木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