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玉璧:我都被晒成“酱紫”啦!
  炎炎夏日,阳光猛烈,如果出门没做好防晒,就有可能会被晒黑。
  人如此,玉也不例外。
  今天要说的,是一块千年玉璧。因为没做防晒,结果就被晒成“酱紫”了。
  被阳光晒成了“两面派”
  “热热热,40℃高温来袭,我都被晒成‘两面派’啦!”
  这可不是来自小朋友的抱怨,而是一块商周有领玉璧的心声。
  它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古代属于蜀国,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它一面呈现深蓝紫色,另一面则是浅灰白色,活像一张晒前晒后对比图。
  不过,能被晒成这个色号的,它可是独一份呐!
  大自然开出的“盲盒”
  那么,这块玉璧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颜色差异呢?
  首先,地形因素。它在土里被埋得很浅,向上的一面(蓝紫色)容易受到光照,就形成了现在的多彩光斑。
  其次,先天条件。它玉质疏松,有很多孔隙,给土壤里的矿物质制造了“钻空子”的机会。时间一长,向下的一面(浅灰白色)也难逃被染色的命运。
  再次,有神助攻。它出土时,上面有两块石头帮忙挡住阳光,于是蓝紫色的一面就留下了两处白色斑块。
  一体双色的玉璧,是大自然的神奇魔力带来的。要想晒成同款色号,恐怕是不容易。
  中华文明的“代言人”
  为什么叫有领玉璧?
  玉璧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礼器。古蜀人喜欢把玉璧埋在河边祭天,因为他们相信,玉能通天。
  金沙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玉璧,分为无领和有领两种。而有领玉璧,恰恰是古蜀人喜欢的类型。
  有领玉璧的特征,就是中间圆孔周围凸出来,好像给玉璧穿了件“高领毛衣”。
  有领玉璧,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独特的玉器文化魅力,彰显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