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体上先后宣布,美国与菲律宾、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并称美日达成的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贸易协议。
不过,从美日协议等细节观察,美为达成协议也作出不小让步。同时,部分贸易伙伴并未受已达成贸易协议影响,甚至对美谈判立场转向强硬。以让步推动“最大规模协议”?
特朗普称,根据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投资利润的90%。日本将向美国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及某些其他农产品和商品市场。美国将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
特朗普本月7日曾致信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将自8月1日起把几乎所有日本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25%。
石破茂23日晚些时候披露,根据协议,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税率将降至15%。在日本舆论看来,作为日美谈判焦点的汽车关税下调幅度超出预期,反映美方在最终协议中作出了较大让步。这一信号也刺激日本汽车企业股价大涨。高调披露协议意在带节奏?
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政府当天还公布了日前与印度尼西亚所达成贸易协议的更多细节。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常在对方国家尚未表态前,便通过社交媒体率先宣布达成协议,且通常不披露关键细节。
日媒分析,特朗普政府在美日协议中就汽车关税作出让步,以及抢先高调宣布一系列协议进展,意在推动更多贸易伙伴跟进,缓解自身因关税谈判进展缓慢以及爱泼斯坦案相关争议而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
路透社报道,美日贸易协议已引起与日本形成产业竞争关系的韩国警惕。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在日美率先达成妥协的情况下,韩国对美谈判已失去先手,无法争取更优厚的条款。德加对美谈判态度转向强硬
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也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焦点。不过,特朗普政府传出威胁对欧盟设定更高关税,正令欧盟贸易协议前景变得更加复杂。
德国总理默茨7月中旬表示,他原本主张尽快与美方达成协议,但在得知美方不仅拒绝就汽车关税让步,反而坚持提高基准关税后,德方立场转向强硬。
加拿大总理卡尼22日与加拿大地方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后,淡化与美国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暗示双方可能无法达成协议。
当天的紧急会议是为了应对美方威胁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关税所举行。当被问及在最后关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时,卡尼表示,“如果达成的协议符合加拿大人的最佳利益,我们就会同意”,但他补充道,“我们的目标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达成协议”。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