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穿越!安徽博物院的“西周路由器”能联网了?

  云纹五柱器 

  本报讯 “连接了西周路由器的信号,要是穿越了,别怪我啊!”安徽博物院雷修佛院长几天前发了一条有趣的“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7月27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游客在参观馆藏网红文物“云纹五柱器”时,可连上“西周路由器”WIFI享受免费网络服务了。这被网友戏称多年的“西周路由器”,终于在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下,照进了现实。
  “这就是网上说的‘西周路由器’吧,真像!”7岁的饶泽鹏在展柜前对妈妈说。他的妈妈则根据展柜上的提示,低头操作手机:在无线网络列表中选择了“西周路由器”,输入通关密码“19530420”,瞬间连上了高速“WI-FI”。据安徽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这串密码所代表的1953年4月20日,是“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的日子。
  据介绍,“云纹五柱器”1959年3月出土于安徽屯溪机场建设工地,系西周时期文物。其底座满饰双勾云纹,长方形底座上矗立着五根等距圆柱,通高31厘米。由于史书上从未见过著录,器物本身又无铭文,考古工作者依其外形特征将其命名。2023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晒出云纹五柱器照片,并配文“像不像小米路由器?”一夜之间,这个沉睡2700多年的文物突然成为“网红”,被无数网友冠名为“西周路由器”。
  “‘西周路由器’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误解,我们也‘将错就错’,联合通信公司,结合文化、创意来进行全新的打造,既提升了观众游览体验,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说。据悉,该院同步推出联名款的文创路由器。
  记者了解到,“西周路由器”的成功出圈在安徽并非个例:安徽博物院推出的《安小博游历记》,让孩子们对原本晦涩难懂的文物知识有了可亲可感的具象;蒙城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游客化身“文化侦探”,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展品秘密;亳州市博物馆以“亳”字为主线开发的108件文创产品屡获全国大奖……
  “文物是‘死’的,让文物在时代中‘活’起来,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这种做法是一次成功尝试。”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章玉政说,通过这种创新实践和创意设计,厚重的安徽文化会变得年轻、时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热爱和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袁星红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