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
绿色金融激活发展新动能
  盛夏的江淮大地,金融活水奔涌。安庆市迎江区现代渔业产业园内,4700万元项目贷款如及时雨,为规模化养殖企业送来最长10年期的资金支持;宿州市朱仙庄镇矿南村,9000万元贷款助力约4000亩沉陷区变身“水下粮仓”,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的双赢……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背后,跃动着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深耕绿色金融的强劲脉搏。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绿色金融的坚定践行者,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持续加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出一条“有规模、有亮点、有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截至2025年5月末,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绿色贷款余额255.06亿元,较年初增长36.83亿元。
   专属方案
  破冰融资困局

  走进安庆市迎江区的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现场,4座标准化养殖车间已建好,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中信银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迎江区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针对渔业养殖周期长、投入大的行业特点,中信银行合肥分行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可行性方案,为规模化养殖企业提供最长10年期的低息项目贷款。在安庆迎江区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攻坚阶段,分行多部门协同联动,组建专业团队,多次实地走访,最终打通融资堵点,顺利使这笔承载产业希望的4700万元贷款如期落地。
  如今的现代渔业产业园,拥有着12套标准化养殖系统,水温和水质等关键指标均可远程监测和操控,充分体现了“金融+科技”的双轮驱动。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联合安庆市农业农村部门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品牌,积极开展“金融+技术”双帮扶,坚持让现代科技深度融入田间塘头。
  金融赋能
  修复生态“伤疤”

  作为两淮流域重要的煤炭基地,安徽省宿州市有着数十年的煤炭开采史,曾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代价,形成了十万余亩的采煤沉陷区。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科学合理利用沉陷区水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采煤沉陷区水面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探索出一个“生态修复+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
  在宿州市朱仙庄镇矿南村沉陷区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养殖项目的现场,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深入调研后,为“生态修复+水产养殖”创新模式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快速完成9000万元贷款审批投放。据悉,该项目将修复沉陷区水域约4000亩,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采用水产混养养殖鱼类,预计年产值达数千万元,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创新引领
  链动绿色集群

  面对龙头企业YGDY集团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难题,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突破传统授信局限,创新推出“YGDY光伏贷”组合产品。针对上游供应商,“订单e贷”以核心企业应付账款数据为基础,实现线上自动审批,供应商融资效率大幅提升;面向下游经销商,“经销e贷”基于真实交易数据,采取“一点做全国”模式,破解了轻资产、跨区域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截至2024年末,该产品已服务超80家产业链企业,投放资金逾4亿元。
  而这些创新实践都源自于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系统性布局。围绕安徽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背景及区域产业特征,分行发布《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绿色金融发展实施细则》,创新性地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和乡村振兴事业部,组建绿色金融专项攻坚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与具体路径,融合协作,深耕发展。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在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与安徽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开展的安徽省绿色金融优秀案例竞赛中,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利用“YGDY光伏贷”实现绿色全产业链融资服务》勇夺产品类一等奖,《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与业务流程创新》获治理类二等奖。
  当金融活水遇见绿色基因,江淮大地的振兴故事正翻开崭新篇章。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表示,将持续深化“五篇大文章”实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中信动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郑玲通讯员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