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腾博加油!“江苏妈妈”一直都在
女老师20年前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成就特殊母子情;如今又陪“儿子”抗癌

  2025年8月4日,闾蓟敏(右一)与家人从南通赶到南京看望放疗中的刘腾博(右二,穿白衣),两家人合影。

  2005年,闾蓟敏捐献造血干细胞。(受访者供图)

  2025年6月24日,刘腾博在首次舌癌手术后第一时间给“江苏妈妈”报平安。(受访者供图) 

  20年前,安徽六安12岁男孩刘腾博身患白血病,绝望之时,江苏南通女老师闾蓟敏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的生命。二人因血结缘成为彼此牵挂的“母子”。如今,刘腾博不幸再患舌癌,“江苏妈妈”带着全家又来到了他身边,续写着动人故事。
  “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幸福,现在我们遭遇了不幸,‘江苏妈妈’和你一起面对生命。”8月4日,闾蓟敏再次来到南京,鼓励刘腾博勇敢面对,走向未来。
  绝望:配型一次又一次失败
  “这两天脸色不错,还要继续加油,好好吃饭,乐观面对!”“嗯,妈妈,我会的。”8月4日,在南京一处出租屋,记者见到了这对母子。刘腾博再次接受了手术,颈部留下长长一道疤痕,说话也受到影响,闾蓟敏则在一旁为他加油打气,说着说着,刘腾博露出了笑容。
  刘腾博介绍,他还在进行放疗,一周五次,为了方便,在医院附近租了这处房子。因刚做完手术,只能吃流食,也无法自主吞咽,需要用手指辅助吞咽动作,虽然历经磨难,但在“江苏妈妈”的鼓励下,他重燃了生活的信心。
  “她总是在我们一家绝望时出现,给我们带来希望,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说起闾蓟敏的帮助,刘腾博的妈妈郭女士几度激动落泪,也再次回忆起了20年前那段绝望的时刻。
  刘腾博1993年出生在六安农村,父亲外出打工。他上五年级时日渐消瘦,一次换牙时突然流血不止,吓坏了家人,赶紧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晴天霹雳,是白血病。随后,一家人带着他来到南京,开启漫漫求医路。他的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家人配型均未成功。
  郭女士还记得,有一天,她带着腾博站在南京一处桥上,这是儿子第一次走出农村来到城市,看着桥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儿子开心不已,说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在城市买房,把一家人都接来。“他是笑着讲完这句话的,但我听后心都碎了,心想他病情这么重,配型又一次次失败,还能不能有那一天了。”那时,郭女士一家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重生:恩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5年,一个好消息传来——江苏南通一位志愿者与腾博配对成功,生命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就这样,腾博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转危为安。
  郭女士回忆,全家人都将这位志愿者视作救命恩人。事后,他们还多次找到红十字会,主动提出想见见恩人,当面表达谢意。
  这位志愿者正是女老师闾蓟敏。2003年,她在看电视时知道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深受触动,随即报名成为志愿者,采血留样。当时的她也没想到,这次爱心之举仅在两年后就成为他人的“生命之光”,还给她带来一段特殊的“母子情缘”。
  2006年,在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两家人在南京见了面。在活动现场,她登上台后,一个瘦小但状态不错的男孩跑过来,边跑边喊“妈妈”,然后一把将她抱住,两人相拥而泣。这一刻,闾蓟敏感觉自己又做了一回母亲,也在心里认定了这个“安徽儿子”。
  相认后,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有着特殊意义的团圆饭。闾蓟敏还将一张全家福照片送给了腾博,象征着团团圆圆。那时候,13岁的小腾博留给闾蓟敏的印象是乖巧懂事,“生病后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但他和家人一句抱怨都没有,始终展现乐观的一面。”闾蓟敏说,当时她还问起郭女士家里为给孩子治病欠了多少钱,但对方没有明说,只说他们还年轻,还能慢慢挣钱来还。看着眼前淳朴善良的一家人,她感动不已,心里想着:这家人值得交!
  缘分:成为家人温暖了彼此
  相认后,“江苏妈妈”与“安徽儿子”成为亲密家人。2007年元旦前夕,闾蓟敏带着儿子来到六安,受到了热烈欢迎,鞭炮迎接。一进门,她便看到自己送的全家福照片被挂在堂屋中间,腾博年迈的奶奶紧紧握着她的手,虽然她听不懂方言,但老人家的谢意清晰可辨。
  更让闾蓟敏感动的是腾博的细心,屋内较冷,她才刚搓手取暖,腾博就立刻端来了炭盆;杯子里的水喝到一半,他就立马加满。“我这儿子真懂事!”
  闾蓟敏还专程去了腾博就读的村小。得知她是语文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请她上一节课。闾蓟敏记得,她挑选了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因为她觉得这篇文章传递着深沉的母爱,是至深至真的情感,应时应景。她朗读完后,教室内掌声雷鸣。
  腾博向记者坦言,手术后戴口罩上学时曾遭到同学围观不解。自从“江苏妈妈”去了学校后,同学们和老师都知道了他的情况,纷纷给予关心。甚至门口卖烧饼的摊主在得知他不能吃辣后,还特意为他做了放糖的烧饼,这口甜蜜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觉得遇到“江苏妈妈”后,仿佛感受到了全世界的爱。
  此后,两家人一直保持着密切来往,闾蓟敏持续资助腾博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而腾博每年也都会将成绩单寄给她,并写信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难关:“安徽儿子”再患重病
  2022年,腾博迎来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结婚,他第一时间邀请“江苏妈妈”来参加,但闾蓟敏正带着高三班,无法赶到现场。在婚礼现场,小两口通过视频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妈妈”,手机那头,闾蓟敏原本想着大喜的日子不能哭,但还是没忍住。“我见证了他重生、读书、立业、成家,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我付出了一缕春风,却收获了整个的春天。”
  然而,新婚喜悦未久,厄运再次降临。今年6月,赴福建打工的腾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舌癌,医生当即让他去大医院。
  得知这一消息后,闾蓟敏坐不住了,开始到处打听医院,腾博随即来到南京治疗。两次经历生死考验,腾博的心态有些崩溃,闾蓟敏以妈妈的身份耐心安慰他,最终让他重拾勇气接受手术。
  郭女士回忆:月24日,儿子手术后刚恢复意识,因为说话不便,一直用手势比划要纸和笔,后来她才知道,儿子是要第一时间给“江苏妈妈”报平安。
  6月25日清晨6点半,闾蓟敏收到腾博手写的字条:妈妈,我挺过来了,谢谢你,后面还画了一个笑脸,那一刻闾蓟敏再也绷不住了。随后她将照片发至朋友圈:说好不再流泪的我,看到腾博画的笑脸,瞬间泪流满面。遭受如此苦痛的孩子,还不忘安慰别人。腾博,加油,“南通妈妈”一直都在!(下转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