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公民意见建议可以撬动权力机关
  安徽宣城农民方诗敏在见证朋友的一次肇事赔偿后,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规定城乡不同赔偿标准的司法解释提出质疑,认为城乡二元标准不符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主任梁鹰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不少审查建议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城乡融合战略不断推进,城乡赔偿标准差异问题的解决条件已成熟,时机已至,方诗敏的来信因此成为了“撬动问题解决的支点”。
  梁鹰说,“同命不同价”的通俗说法与“生命无价”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不尽准确。死亡赔偿金“不是赔偿命”,即并非对生命进行标价赔偿,而是对死者亲属经济利益损失进行赔偿。梁鹰表示,现行司法解释城乡二元标准的初衷,符合曾经的国情,而随着城乡融合推进,它已经不再适应实际了。
  梁鹰称,参与国家法制建设,参与民主进程是公民的权利,是公民表达诉求的方式,同时也是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支持。法工委会认真研究对待,必要时发函制定机关要求说明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专家学者意见,最后通过书信、电话、网络、工作报告或媒体渠道即时回复。“公民对我们提出的审查建议不会石沉大海,因为公民每一个信封、一张邮票、一份传真、一通键盘,就能撬动一下权力机关,”梁鹰说,“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促进法治发展有重要意义。”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