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防部获悉,2月4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军事专家韩东认为,中国再次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此前已成功进行三次,多次成功表明该技术成熟度达到了比较高的状态,可能很快将列装部队。
少数大国才能玩转
这是中国官方第四次披露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前三次中段反导试验进行时间分别是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和2018年2月6日。
反导弹拦截技术按照拦截时机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助推段(上升段)反导,指在来袭导弹的助推阶段进行拦截,一般是导弹起飞后的数分钟内;二是中段反导,即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也就是在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技术,中国此次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即属于此类;三是末段反导,指在导弹弹道飞行最后阶段,即来袭导弹重返大气层后或进入俯冲阶段时进行拦截。
“中段反导技术复杂程度是非常高的,也是非常难的。首先是在这一阶段导弹已经飞出大气层,高度高、距离远、飞行速度很快,速度往往在声速的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以上,需要研制专门的拦截弹,这需要高性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和制导技术,技术水平一般的国家很难搞定。”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战略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吴勤介绍说。
由于没有空气,中段反导拦截弹主要采用动能杀伤战斗部,而不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
吴勤指出,“中段反导这一阶段,导弹通常还会释放各种诱饵,因为没有大气层阻力,一些充气诱饵和真弹头信号在速度及信号特征上非常相似,拦截难度也非常高,是少数大国才能玩转的技术。”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没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中段反导功臣陈德明曾如是评价道。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国独立研制了中段反导系统,可见其技术复杂程度之高。
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国防部外事办原主任钱利华曾指出,中国主动公布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消息,体现了中国军队自信、开放的姿态。
“从2010年至今,我国中段反导试验经历了十多年时间,并且四次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次试验之后很可能会根据国防需求进行部署,实战部署中段反导系统对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韩东指出。
韩东分析指出,“虽然我国中段反导试验多次成功,但也要清醒看到,随着《中导条约》失效、高超声速导弹实战部署以及美国推进反导系统部署,我们面临的反导压力依然比较大,还应加强相关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反导能力。”
目前,美国是拥有类型最多、数量最多中段反导系统的国家。陆基中段反导系统方面,命名为GMD系统从2004年开始部署,到2023年,美国将拥有64枚该型拦截弹。
海基中段反导系统方面。2020年11月,美导弹防御局成功进行“标准”-3Block2A导弹拦截洲际弹道导弹靶弹的试验。此次试验是“标准”-3Block2A导弹第六次拦截试验,也是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