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象地比喻为“用子弹打子弹”的反导拦截技术到底有哪些特点?反导又分哪些拦截阶段?
上升段拦截
上升段是导弹从地面发射车、地下发射井或水下潜艇起飞,凭借发动机的推力向上飞行的过程。
导弹在上升段的飞行速度较低,容易被瞄准。如果预警卫星发现有导弹起飞,可以用激光或其他导弹将其击毁。但上升段拦截却是最困难的,这是因为导弹一般会从一个国家的本土起飞,拦截方很难接近发射地点。所以,上升段拦截至今还只是纸上谈兵。
中段拦截
中段是指导弹飞出稠密大气层,在空气稀薄的外大气层甚至更高的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
中段反导的好处是在敌方导弹尚未到达本土前,对其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避免了在末段拦截时,敌方携带有核弹头的来袭导弹造成本土上空核污染,或因拦截产生的碎片掉在本土上造成经济损失。
来袭导弹进入中段飞行后,助推段的发动机已脱离,只剩下弹头在飞行,由于体积变小,因此需要高性能大型相控阵雷达才能发现和跟踪。面对高速飞行的导弹,拦截弹也需要相应的高速度。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发动机关机速度,关机速度越快,拦截弹覆盖范围越广、动能越大。
总的来说,中段反导对整个反导作战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没有过硬的军事技术,很难有效对敌方发射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末段拦截
末段是指来袭弹头在重力作用下再次进入稠密大气层,并再次回到地面的飞行过程。
末段拦截弹可以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或通过直接碰撞杀伤来袭的弹头。目前,用于末端拦截的反导系统主要有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爱国者-3防空反导系统、以色列的箭-2反导系统和俄罗斯S-300V系列防空反导系统等。
据“中国航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