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李东生
写春联,这一传统年俗上,烙印着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习惯,寄托着中国人年的情结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春联,是每年春节,为迎春纳祥、贺节祝福而书写的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上下联格律规则与对联相同,联句内容必须健康向上,联名要对仗工整,意境雅致,语辞优美。横批是对春联的主题、内容的补充和概括,是春联的画龙点晴之笔。春联张贴时通常根据横批的写法而定,如果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应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但不论左右,声调必须上仄下平。说到写春联,又自然要提到书法。春联书法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种书法形式,兼具抒情性、表现性和装饰性。优秀的春联作品,具有楹联和书法的双重审美价值。通红的宣纸上,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挥毫运墨,点线块面、用笔结字的奇妙组合,营造出无穷想象的空间艺术。红纸黑字,看似单调,实则色彩灿烂,与画同源,正所谓“墨分五色、画有六彩”;看似静止无声,实则富有跳跃的音律与舞蹈的和谐之美,联句之间既要关注上下、左右、首尾的呼应,还要注意大小错落、俯仰揖让;既要讲究书写的韵味与气息,又要追求笔墨的浓淡枯湿。一副春联,饱含了中国书法奔流不息、绵延不绝的气韵与博大精深的内涵。
我对书法的热爱,最初缘于写春联。从读小学学描红时学会了拿毛笔开始,每年春节都是自己写春联,不仅给自家写,还为左邻右舍写,凡是有门有柱的地方都要写春联贴上。后来,慢慢地给学校写、单位写,既留下过手上沾满墨汁、鼻子脸上抹的都是墨的尴尬,同时也留下过不少满足和快乐。
再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基本被淘汰,手写春联也被那些千篇一律的印刷品所替代。加上住进城市的高楼,生活扁平化立体化了,邻里之间往来甚少,彼此变得生疏,许多年里我也没再给别人家写过春联。
好在今天,人们对汉字书写艺术热衷追求的氛围,正在变得浓厚。毕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依然是国人挥之不去的雅好和情结。
如何让春联既有年味,又有书法味,还有文化味,考量着每个书写者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春联并不简单,写好春联更不容易。这不,鼠年腊月即将过去,过年的气息正在写春联中愈发浓郁。趁着这份热乎劲,我又拿起毛笔,倾注近些年来临池所学,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我的春联创作。
为了让春联有意义,我在保证春联喜庆气氛的同时,尝试尽量用“嵌名联”,让春联多一些抒情性、趣味性。比如,给一位叫高新的高三学生家写春联,我写的是“笔蘸春风写新岁,我添牛劲拿满分”;同学许宁的孩子正读大三,即将考研,孩子很希望能上北大,我写的是”也许清华频招手,宁朝北大猛踩油”;再比如,给两位在机关工作的叫国华和王玮的朋友,分别写的是“春风吟国梦,好笔写华章”“山河辽阔多奇玮,人民小康比王侯”等等。
手写的春联,透着墨香,洋溢着欢乐、喜庆与吉祥,也透着浓浓乡愁,更寄托着深深的祝福。我想借写此文表达这份祝福,祝愿看到这篇文字的每一位师长亲朋,阖家欢乐、和顺致祥、幸福美满,祝愿伟大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