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有可能出现劳动参与率递减、人力资本递减和消费能力递减等现象,影响经济增长和养老能力。这是老龄化社会的规律性现象,可将其称之为老龄社会的三条“递减曲线”。结合中国国情来看,这三条曲线表现得更加突出。
  第一个递减的曲线是劳动参与率下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16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大概在50%~60%之间。然而,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变化较大,形成了倒U字形曲线。其中,30~50岁之间是劳动参与率最高的时候;50岁后劳动参与率便迅速下降,55岁降至平均水平,且由此呈现直线下降。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这一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时间点也将更早来临。
  第二个递减的曲线是人力资本的递减。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从24岁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最高值之后,年龄每增加一岁,相应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会有所下降。年龄更大的劳动者可能因教育程度不符合岗位要求,就业难度随之增加。
  第三个递减曲线是消费能力递减。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上,可将居民家庭分为老年型和年轻型。年轻型家庭的消费特点是,与就业相关的消费类别占比较高;而老年型家庭在这方面大幅低于年轻型家庭。同时,与教育相关的消费,老年型家庭更显著低于年轻型家庭。老年型家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方面。总的来看,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比较低,有其与年龄相关的特殊性。据《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