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王唯唯
早晨起床,刚打开手机,就收到两条短信,内容都一样:祝您生日快乐!一条是银行发来的,另一条是电信公司发来的。
这才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而且是我六十六岁生日。听长辈说过,男人过了六十岁就不再过生日。因为人到了六十岁,已经是一个甲子轮回。故而,从六十岁开始就不再过生日了。但六十六岁是个例外,要过而且还得大过。为什么呢?“六”,在中国是个吉利数,人们都希望六六大顺。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作为晚辈,要在这天包66个小巧而又鲜美的饺子给寿星,以示美好的祝愿。还有一种说法:人活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块肉。儿女给买块肉吃,是儿女对父母长寿的寄托。因此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送上一刀肉。
记忆中,在我二十岁之前从末过过生日。用父亲的话说,有吃有穿就知足吧。也是,曾经有段时间,能把肚子填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1975年5月28日,我二十岁生日,也是我插队的第二个年头。那天吃过早饭,正要下田干活,公社邮递员老洪骑着自行车来了,交给我一封信。拆开信,是父亲写来的。内容只有一个,祝我20岁生日快乐,并在信里夹了五块钱。这是我有生第一次过生日,也是第一次接受父母的生日祝福!
1985年我三十岁。老话说“三十而立”。而在我三十岁那年,所在的市文工团突然宣布解散,人生还没来得及“立”起来,就先趴下了。当时有几个市直单位供我们选择。团里的同志分别选择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只有我选择了刚刚成立的郊区文化馆。之所以选择去郊区文化馆工作,一是我在剧团每月工资只有21块钱,郊区文化馆虽然只是副科单位,但我去当了馆长,每月工资比在剧团要多拿4块钱;二是也想通过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是5月13日到新单位报到的。5月28日,父亲和母亲突然从省城来看我,着实让我好一阵惊喜。这是我离开父母在外地成家多年后,父母第一次请了假来看我,而且还是来给我过三十岁的生日。那时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铁,从省城到我所在的城市,得坐四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父母都是奔60岁的人了,一路奔波,让我感动和不忍。
母亲拿出一套崭新的西服,一边让我穿上,看看合不合身,一边说你现在大小是个馆长,出去得有一身像样的衣服。父亲坐在一边倒是挺严肃地说,“三十而立”,我们来一是给你过生日,二是希望你到了新单位,一定要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让我们看看。本想留父母多住几天,陪他们到处转转,但父母在我这只住了两天,就赶回去上班了。
接下来,四十岁五十岁生日都没有过。原因是这十年间,父亲被查出患有肺癌,身患乳腺癌的母亲又旧病复发。家里一下出现了两个癌症患者,哪有心情过什么生日。
父亲被查出患有肺癌时,我还在外地,庆幸的是那时已经有了高速公路,再不用像父母来看我要坐四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再有,从1995年5月1日开始,我们国家实行了双休日。每到星期五,我坐最后一班长途汽车回到省城,到了省城直奔医院守护父亲,星期一再坐最早一班长途车返回。1998年10月,父亲走了。母亲旧病复发时,我已从外地调回省城。母亲住院期间,白天由弟妹轮流守护,我因刚刚调到一家单位担任主要负责人,工作千头万绪走不开,只能晚上赶到医院接替他们。2008年2月,母亲也走了。
2015年,我六十岁。虽然父母已离开了我,但家人还是准备给我过一个六十岁的生日,毕竟是一个甲子轮回。结果还是没有过成。原因是在我5月退休前,按照程序,要接受组织上的离任审计。审计期间,我除了配合组织上的审计,同时完成了一项全国性,一项全省性的大型文艺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8月,审计结束,我正式退休。
“人到六十六,要吃儿女一刀肉”。我只有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儿子,远水解不了近渴。说到儿子,到是我这一生的骄傲,从小学习好,大学毕业工作后又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在他而立那年,他根据自己的职业,写了一本《妙趣横生的国债期货》,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在当年获得最受欢迎的金融类图书“年度图书优秀奖”。
中午,一盘花生米,一盘青菜豆腐,一盘蒜苗炒肉丝,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当然少不了酒,一杯红酒。正开心地喝着吃着,听到手机短信提示音,打开,哈哈哈,是儿子发来的:老爸,祝您66岁生日快乐!六六大顺!跟着儿子又发来一个6666元的大红包。我立刻给儿子回复:儿子,谢谢你还记着老爸的生日!红包我不收了,挣钱不易,孝心我领了。刚给儿子发出去,不知怎么了,两行老泪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