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核酸检测上河图”绘出抗疫精神
  □付彪
  连日来,广东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风雨无阻坚守在战疫一线。在广东佛山,90后小伙、美术工作者陈志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幅“核酸检测上河图”,网友看后纷纷点赞。这幅作品创作花费五天时间,以大规模核酸检测为背景,整体风格延续《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手法。(6月10日央视新闻)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核酸检测上河图”虽不能与《清明上河图》相比,但其蕴含着浓浓的关心社会、热爱生活之情以及义不容辞的家国情怀。“病毒虽然限制了我们的活动,却阻止不了人间大爱。”谈到创作过程,陈志杰介绍说,突如其来的全员核酸检测,让他第一次感觉到疫情这么近。在新闻中看到一张暴雨中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合力保护雨棚的照片时,“我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就有了把他们的工作场景记录下来的冲动。”
  这幅“核酸检测上河图”,以核酸检测为情景、医务人员为主角,用《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积极抗疫的场景。画面集纳了佛山祖庙、岭南明珠体育馆、平洲玉器街、西樵山、佛山西站等重要地标,在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指引下,市民有序地进行核酸检测,呈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佛山人民抗疫全景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去年以来,全国众多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以歌传情,创作出大批有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文艺作品,筑起了抗疫精神长城,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幅“核酸检测上河图”,不仅表达了佛山这座城市涌动的文明与大爱,也绘出了中国全民抗疫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没有哪座城市懈怠,没有哪个人退缩。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坚守抗疫一线,全社会不分阶层、不分职业,所有人群都自觉地团结起来,积极参与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体现了团结的强大力量,彰显了全民抗疫正能量。
  艺术作品不仅能表达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敬意,更能起到宣传引导、培根铸魂的积极作用。期待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讴歌全民抗疫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