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11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
薪火相传学党史童心向党迎百年



  孩子们学习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老师们思考如何把教学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在建党百年之际,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带队建,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党的百年历程,促进老师立足岗位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博纳雅容、快乐成长”的校训,正是红色教育浸润校园的最佳写照。
  学生参与红色教育润心田
  6月1日,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蚌埠路第四小学的上空回荡,该校全体党员用歌声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当天,该校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特教班的同学们还献上了“童心向党,共绘中国梦”主题绘画展。
  一次观影活动、一次绘画展示、一场歌咏比赛,让孩子们在学党史主题教育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系列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党爱国情怀,更激励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青少年学习党史,如何才能听得懂、学得进?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学党史知传承”主题系列活动。例如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升旗仪式,辅导员老师分享《红船故事》,重温经典红色记忆;各中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辅导员老师带领队员学习党史知识;到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书画比赛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将学生们自己录制的讲述党的故事,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自己来讲党的故事,真正参与其中,增强了少先队员的荣誉感,效果非常好。”副校长陈立菊说。
  不久前举行的瑶海区第十届德育文化艺术节中小学“诵经典”专场展演上,蚌埠路第四小学的节目《红色记忆——长征组歌》,以鲜明的主题和新颖的编排,荣膺特等奖。
  因材施教特殊学生同学习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国旗是由什么组成?”在5月份的一堂美术课上,唐红玲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几个和党史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让同龄的孩子回答,并非难题,而她面对的32名学生,却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针对特教班的孩子需要渗透教育,教学设计要简单、形象、直观。”该校特教班老师唐红玲说,特教班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会接受党史教育,但怎么教还是要动动脑筋。“我也会给孩子们放红色电影,看电影的过程中要不断讲解,他们是可以听懂的。像我不久前去了延安,也会把延安之行的见闻和照片和孩子们分享。”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唐红玲还和其他党员教师一起,为不能跟班学习的特殊学生“送教上门”。“一周一次,每次有两名老师上门,不仅带去知识,我们还会给孩子们带上牛奶、学习用品等。”
  在全国助残日当天特教班举行的活动中,党员教师还主动到活动现场为孩子们服务,带孩子们学习如何到地铁站乘车、在商场购物、到银行取钱等生活技能。
  立足岗位师德师风更清朗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初,蚌埠路第四小学的全体党员就明确了学习目标任务,并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学习、党小组学习等形式落实党史学习。
  为了方便已退休的老党员学党史,该校开展了党员结对活动,由在职党员教师与退休党员教师“一对一”结对,在职党员教师送书上门,共同交流学习。
  “我们还把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在工作中结合实
  际,立足岗位,把工作做实做细。”
  陈立菊介绍,学校要求教师在开展
  家访的过程中,通过线上家访和走入
  家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情
  况,特别是困难学生的情况,并及时给予
  帮助。学校还组织党员,到社区参加义务
  劳动,脚踏实地办实事。
  在学党史的同时,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还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打造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师形象,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王翔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