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曾参与保障“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重要国防实验的74岁老党员张明灯,向大家讲述了当年的工作经历,让在场的年轻党员深受感动。
骄傲:难忘那晚的红烧肉
74岁的老党员张明灯现住蜀山区琥珀街道安农社区。蜀山区琥珀街道“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作为老党员代表,张明灯在发言时说,他曾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通信团的特等技术兵,主要负责卫星通讯导航等工作。
在“东方红一号”基础设施建设时,很多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现场。为了加快建设进度,他和很多战友、同事用肩膀,把一根根木头搬到了实验场地。“很多人的肩膀都磨掉了几层皮,大家都没有叫苦叫累。”张老说,当时基地环境恶劣,戈壁滩上飞沙走石,没有淡水喝,大家只能喝碱水,可还是靠着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韧劲,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张明灯和大家都非常高兴。为了奖励大家,基地还特地烧了红烧肉。“那个幸福的味道,至今还是难以忘怀。”
无悔: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除了“东方红一号”,张明灯还参与了其他重要的国防建设任务,他的右腿还险些被截肢。“在一次实验中,反应堆出现了元件烧结,如果不争分夺秒处理好,反应堆将直接报废,最严重的后果更是无法想象。”张老说,当时,他没有多想,拿着金属杆就冲了上去。
在抢救事故的过程中,张明灯不小心喝入了反应堆的回路水,右脚也粘上了放射性很强的粉末。所幸在大家的抢救下,烧结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可张老却因此受伤。“右腿在受到辐射后,起了很多血泡,当时我才20多岁,内心还是非常害怕的。”张老说,在基地医院治疗时,由于条件有限,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截肢。而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他先后在多家医院转诊,经过专家的悉心治疗,终于保住了右腿。
“当时也是危急关头,共产党员肯定要冲锋在前。”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张老依然认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便右腿落下了后遗症。
希望:年轻人担起时代责任
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在家收看央视直播时,想到我国航天事业从当年一穷二白,到今天已经有许多批航天员飞入天空,张老特别激动。
张明灯说,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我们的祖国,把自身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在工作中磨练自己。”
王洁韩文静陈三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