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刘正奇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六月初,为考察民宿,我们一行数人出安徽至浙江桐庐。到达时已是午后,旅途劳顿的我们,在一家名为“乡邻乡亲”的餐馆饱腹后,便登上了富春江的画舫。
夏雨欲来,云低天暗,宽阔的江面就在脚下,静水流深,平滑而深情款款。近岸的水面上浮着一叠薄烟,含蓄地遮挡着两岸苍山的“秀脚”,如江南女子的羞怯,迷人。江面与苍山,用温婉优雅过渡。
两岸的山在云雾里近黛远浅,渐虚隐实,如写意水墨画大片的留白中轻描淡写的一抹青黛。浓,浓得极致;淡,淡到相宜。下雨了,雨水在江面溅起一朵朵小花。江面的薄雾轻纱曼舞,幻成丝幻成带,飘忽流动,与山腰的青雾牵起手,变化出万千新妆。
江面的几艘画舫,在雨雾里,如小荷露尖,如蜃楼再现,倏忽又隐没在雨雾里。富春江在婉约、柔弱、缥缈中,尽情演绎着变换之美。此刻,画舫上的人沉浸在雨雾中,静默着,甚至不敢言语,唯恐这如梦般的仙境会被惊失。我相信,此刻,船上的每个人,都会有片刻的失神,如见到绝世容颜的女子,惊心动魄的美与心灵的撞击,会有多强烈。
这画面让我想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阳(古谓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简文帝为避生母宣太后之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是《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也是他的隐居之所。百里富春,一草一木,一石一舍,一舟一帆,黄公当是目识心记,浅绛俱作,不知多少时日,才有此传世之作。是富春山水,才使得黄公沉隐于此,入目皆画:“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倪瓒赞黄公画有诗云:“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惟有高人赵荣禄,赏伊幽意近清标。”
舫行不过数里,便沿着江右折转回程,百里富春,我们触碰了一下它的指尖便做了返程,算是个遗憾吧,不过回程左岸的“严子陵钓台”,也算是弥补了遗憾。严子陵钓台,也是严家的祠堂。严子陵,字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因不慕荣华,多次拒绝刘秀聘请。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现刻于祠堂的石碑上,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有东西二台,东台为严子陵垂钓处,西台与东台隔江而立,为谢翱哭文天祥处。临东台而立,江水浩瀚,山隐云间,水流雾中。此等佳处,心有般若,当作严光,闲云野鹤,倒也不知岁月。雨意渐浓,大家匆匆览过钓台,便转去芦茨村。
芦茨风情小镇是此次民宿考察的目的地。桐庐县按图造镇,主题定为“富春山居图中的风情小镇”。芦茨村2005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首批“杭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集峡谷、孤岛、瀑布、奇松、美景、美食而闻名。沿湾茆线逆流而上,车行江边,蜿蜿蜒蜒。以前是桐庐去往义乌等地的必经之路,现在成了清幽小径。柏油路面,平整光滑,在雨天,显得湿漉漉的。沿江一侧的路边,围栏隔成步道,宽米许,倒是休闲、徒步、赏景的妙处。
车行不久,便到了芦茨风情小镇。小镇民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约有几十家。晚间便宿在小镇一家叫“天空之城”的民宿,利用闲置的校舍改造而成,清净而舒适,累了一天的我,很快便入了梦乡。晨起,坐在阳台上,煮一壶清茶,看山,听瀑,让晨风拂过面颊,慢慢品味大自然的味道。此时此处,应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看,不听,抛开尘世的一切,让自己失踪在静静的岁月里,随时间漂流,去装饰别人的风景。
有灵动的山,温润的水;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桐庐民俗发展得有声有色,这应是我所驻扎的叶河村可以借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