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他是学生爱国运动的领袖;留学期间,他领导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斗争;回国之后,他又相继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开展武装斗争。他成立了霍山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舒家庙支部,领导了六霍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开辟了皖西革命根据地。他就是霍山县首任县委书记,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舒传贤。
表现突出,成为安徽学生领袖
舒传贤出生于霍山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他考入安徽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五四运动消息传来,安庆各校师生积极声援学生运动。当时,舒传贤被推举为甲工学校代表,参与领导学生运动。舒传贤积极奔走于各校之间,组织学生运动,表现突出,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
1921年春,舒传贤等人在安庆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理论,还参与领导了“六·二”学潮。舒传贤被推选为安徽省学联会长,省学联自此成为负责指导全省各地学运工作的领导机构。后来,舒传贤意识到只有把中国青年中先进骨干分子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斗争。
月,舒传贤在上海临时青年中央的帮助下,“在安庆开始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负责团的责任”。青年团实际上成为安徽青年和学生运动的领导核心,成为考察和培养党员的预备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建立组织奠定了基础。
忧国怀乡,领导安徽工人运动
年秋,舒传贤到日本求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政治理论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他在东京加入“日本青年团组织”,团结广大进步留日学生,积极从事学生运动。
月,日本军舰炮轰大沽口事件爆发,中国留学生十分愤慨,进步学生一致主张辍学回国,参加讨张反日斗争。舒传贤率代表团由日本回到北京,参加了“三·一八”案件不幸被捕,后被北京党组织营救出狱,并批准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在北京担任支部书记”。从此,舒传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7年3月,舒传贤回到安徽,积极从事支援北伐工作。当月,蒋介石集团在安庆制造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舒传贤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7月,舒传贤任安徽省临时省委工委书记,领导省工人运动。
发动群众,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
1927年冬,舒传贤回到家乡后,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创建党的组织。经过他两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29年春,当地的革命形势发生了由低潮到高潮的转变。
1929年春,诸佛庵民团起义爆发,标志着霍山武装斗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向皖西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1929年11月8日,独山起义爆发。之后,舒传贤又和霍山县委书记喻石泉等人布置发动西镇暴动,大获全胜。随后,桃源河暴动等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发动,在皖西形成了燎原之势。
六霍起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打击。1930年1月20日,舒传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合编成功,紧接着又创建了2000多人的六霍独立第一师,配合红军作战。随后,组织发动了一大批武装暴动,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后,舒传贤主张把武装斗争、苏区建设和土地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后来,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掀起“大肃反”狂潮,舒传贤毫不畏惧、勇敢斗争。1931年冬,舒传贤被秘密迫害于皖西山区,年仅32岁。
金从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