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长福老人今年73岁了,60岁退休那年他就当起了志愿者,10多年来一直默默从事公益活动。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五安家园,丛长福退休后成立“吾安志愿服务队”,义务为小区打扫卫生,疫情防控期间自发设立防控台为车辆行人登记,组织志愿者慰问困难老人,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理发,帮助劝说群众拆除违章建筑……
义务为小区打扫卫生
7月7日上午,记者在西园街道岳西新村社区服务中心见到丛长福时,他身着印有“吾安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正在处理小区内的卫生问题。丛长福退休前是在一家企业担任管理工作,是位老党员。丛长福的父亲是名“老八路”,他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热心助人,退休后除了自己从事公益活动,还组织成立了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队有45名党员志愿服务者,经常从事志愿服务的有15名。”丛长福告诉记者,他们会协助物业,定期在小区内捡拾垃圾、打扫卫生。
邻里纠纷,居民遭遇烦心事都会第一时间来找丛长福解决。五安家园是个老旧小区,有居民曾利用小区内空地种菜,造成环境污染而被其他居民投诉。此事反映到丛长福这里,他当起了义务调解员,“两边火气都不小,需要我耐心解释,最终将空地予以绿化,双方都比较满意。”
义务当“人口普查员”
疫情期间,丛长福组织志愿者队伍自发在小区门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测体温,登记车辆行人信息,减轻了社区的负担。“他们坚持了两个月没休息,这个点我们社区都没有派人来,防控工作井然有序。”提起此事,社区工作人员连连称赞。
不过,丛长福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全国人口普查启动时,丛长福义务报名当起了“普查员”,协助社区摸底。他负责7栋楼100多户的人口信息登记。为了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普查资料,他每天一趟一趟入户普查,曾经为了摸清一租户的“家底”跑了四趟。
“小区里租客多,每个人在家的时间不固定,有的要跑好几趟才能录入信息。”丛长福说,每栋楼有7层高,没有电梯,对于他这样70多岁的老人来说确实很费劲,一天爬上爬下,回到家瘫倒在床上连动都不想动。记得有一四楼租户,租住的是两个女孩,当丛长福敲门登记信息时,女孩不相信他是普查员,说什么都不开门。无奈之下,丛长福只好求助辖区派出所,当第四次上门时,女孩才配合打开门进行了信息登记。
明明一次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遭遇居民不理解不信任,这让丛长福十分委屈,也让他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整整两个月,丛长福没有休息。不过,一想到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普查工作,他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平凡中有大的收获
“能为大伙排忧解难,我觉得很有意义。”从事志愿者10多年,丛长福坦言,做的都是些最最平凡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但自己的收获非常大。
在丛长福的带动下,不少退休老人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发挥余热。徐玉德是一名70多岁的老党员,主动提出免费给居民理发,对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去理发;小区内有人搭建违章建筑,丛长福主动上门解释违建产生安全隐患,劝说对方拆除。
丛长福还热衷组织小区活动。社区发起书画比赛,他带头投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每年春节,他都会联系书法家来小区写春联,给居民送春联;逢年过节,志愿服务队还买上慰问品,上门看望困难群众……
“只要我能做得动,我就一直带领大伙将志愿服务活动做下去。”丛长福说,公益活动既增进了邻里感情,又弘扬了互助精神。如今,当他看到社区邻里迎面是热情的笑容,出门有邻居帮着照应,有事邻居也会上门帮助,感觉生活在一起更融洽幸福了。孙雨静曹腾飞高桂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